“顾不了那么多了!”渊盖苏文厉声道,“执行火攻令,但目标改变!重点焚烧东城靠近城墙的民居和坊市,制造混乱,阻挡追兵!
粮仓武库……若来得及便点,来不及便弃!我们要的是活路,不是一起死!”
他此刻异常清醒,焚城是为了阻敌,是为了制造混乱掩护突围,而非同归于尽。
他调转马头,不再理会西城那段无关紧要的城墙,在亲卫“幢兵”的拼死保护下,如同利刃般切开混乱的人群,冲向王宫方向。他需要集结尽可能多的力量。
与此同时,唐军的洪流已经从南、北多个突破口汹涌而入。
从南门涌入的是李勣亲自率领的唐军主力步兵,刀盾手在前,长枪如林,弩手在后,箭矢如同泼水般射向任何试图组织抵抗的高句丽士卒。他们阵型严整,步步为营。
从北门冲入的则是大唐精锐骑兵,铁蹄踏在青石街道上,发出雷鸣般的轰响。马槊挥舞之处,敢于结阵的“幢兵”小队在骑兵的冲击下纷纷溃散。
而西城,在金汉松、朴景武等人几乎要支撑不住的瞬间,他们控制的侧门被从外面用巨锤轰然撞开!大唐先锋部队汹涌而入!
“大唐王师入城了!降者免死!”
绝处逢生的狂喜淹没了朴景武、金汉松等人。他们看着唐军士兵如同钢铁洪流般从身边掠过,与残余的“幢兵”厮杀。
城内,更多的角落响起了“降者免死”的呼喊,抵抗在迅速瓦解。
然而,就在唐军逐步控制局势时,城东方向突然燃起了冲天大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不仅阻挡了部分唐军向东推进的路线,也在城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
这正是渊盖苏文想要的效果!
在王宫前广场,他成功集结了约七八千最为精锐的“幢兵”以及部分忠于他的军官家眷。这些人是他统治的根基,也是他未来翻盘的希望。
“将士们!”渊盖苏文骑在马上,声音因激动和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煽动力:
“平壤已陷于叛徒和唐寇之手!但高句丽没有亡!本莫离支尚在,你等忠勇之士尚在!随我杀出东门,渡过鸭绿水,重整旗鼓,他日必卷土重来,光复河山!”
“誓死追随莫离支!”残余的“幢兵”爆发出最后的吼声。他们知道,留下必死无疑,跟随莫离支,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开东门!突围!”
东门守将早已得到消息,沉重的城门在绞盘声中缓缓开启。
渊盖苏文一马当先,身后是汇合了东门守军后、总数接近两万的突围部队,如同决堤的洪流,涌出了即将彻底陷落的平壤城。
他们一出城,便毫不恋战,利用城东复杂的地形和早已布设的部分障碍,以及那场人为大火的掩护,拼命向东南方向方向逃窜。
渊盖苏文很清楚,只有渡过那条大河,进入高句丽尚未被唐军完全控制的南部山区,他们才算暂时安全。
城内的唐军主力正忙于肃清残敌、稳定秩序、扑救大火,等到发现这支大规模部队突围时,渊盖苏文已经带着他的核心力量远离了平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