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耗不起(1 / 2)

然而,战争的逻辑并不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严寒,这位沉默的“敌军”,正以它自己的方式参战。

唐军士卒们,这些来自关内、河东、陇右的健儿,可以顶着箭矢滚木奋勇攀城,却难以抵御那无孔不入的湿冷。

夜间哨位不得不频繁轮换,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军士下哨时已冻得手脚麻木,需旁人搀扶方能行走。

简单的操练变得艰难,弓弦在低温下变得僵硬,拉拽起来格外费力。

营地里咳嗽声日渐增多,并非瘟疫,只是最普通的风寒,但在缺医少药、缺乏足够御寒物资的情况下,恢复得极其缓慢。

非战斗减员像一道缓慢渗水的暗流,悄然削弱着这支精锐大军的锋芒。

补给车队来得越来越慢,间隔越来越长。泥泞封冻的道路,损耗着民夫的体力和生命,也消耗着帝国的后勤耐力。

运抵的物资中,御寒的衣物被褥远不足以配备全军,往往是优先保障了哨兵和最前线的部队,大部分士卒依旧只能依靠原本的单薄衣甲和相互挤靠来硬抗寒冬。

侯君集等将领的眉头越皱越紧,他们能明显感觉到麾下儿郎们状态的下滑。

攻坚的锐气,正在被这该死的天气一点点磨掉。

他们望向中军大帐,看到的依旧是陛下那沉静如水的面容和坚定不移的目光,于是,到嘴边的谏言又咽了回去,只能将焦躁压在心底,更加严厉地督促部下,试图用更高的训练标准和更频繁的巡营来对抗这无形的敌人。

而在平壤城头,渊盖苏文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唐军营垒依旧严整,却也看到了他们巡邏骑兵呼出的浓重白气,看到了他们士卒活动时略显僵硬的肢体。

他是高句丽人,他深知这冬季的厉害,更知道这对于远道而来的客军意味着什么。

他的嘴角,在无人注意时,勾起了一抹冰冷的、混合着希望和残忍的弧度。

“李世民……你在赌。”他低声自语,如同在与远方的对手对话,“你赌你的国力和军威能压倒一切。但你忘了,这里是高句丽,这里的冬天,站在我们这边。”

他并没有下令出城决战,那太冒险。

他只是更加耐心地等待,像一头经验丰富的老狼,等待着寒冷和饥饿帮他把猎物拖垮。

他下令守军注意保暖,节省体力,甚至故意在城头展示一些燃烧旺盛的篝火,或者飘出些许炊烟。

尽管城内的粮草也在消耗,但他要让唐军看到,他们这些本地人,依旧有着对方无法比拟的韧性。

时间,在双方无声的对峙和严寒的侵袭中一点点流逝。

唐军的掘井取得了成效,水源问题得到缓解,这支撑着李世民继续赌下去的信念。但与此同时,天空愈发阴沉,北风愈发刺耳,预示着更严酷的寒冬还在后面。

帐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寒意。

这位以勇毅果决著称的天可汗,此刻正背对着几位心腹大将,凝视着悬挂在帐壁上的巨幅辽东舆图,目光久久停留在“平壤”二字之上,仿佛要将其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