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他们的投稿箱会成为废纸回收站,另一位科学家打趣道,除了他们自己的学者,谁会去那里投稿呢?
艾伦爵士举起酒杯:让我们为西方科学传统的持久活力干杯。它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也将继续引领人类知识的前进方向。
所有人都举起杯子,脸上带着自信和些许傲慢的微笑。在他们看来,《仓颉》的出现不过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小小插曲,甚至不值得认真对待。
巴黎,一家高级咖啡馆内。
几位著名的科学家和学术期刊编辑正在热烈讨论《仓颉》的消息。
你们读过那个声明吗?《科学前沿》的主编笑着问,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多么自信的表述!
科学界不是靠自封获得地位的,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摇着头说,是靠几代学者的严谨研究和持续创新。龙国人似乎不明白这一点。
我们应该持开放态度,一位年轻的生物学教授温和地说,毕竟,科学无国界。如果《仓颉》真能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哦,得了吧,主编打断他,你真以为会有什么突破性研究成果?最多是一些二流论文的集合,被包装成重大发现。这是政治宣传,不是科学。
龙芯技术确实令人惊讶,年轻教授坚持道,也许我们不应该如此武断
龙芯是个例外,诺贝尔奖得主断言,可能是他们集中全国资源在一个领域取得的孤立突破。真正的科学实力需要全面的研究体系和自由的学术环境,这些龙国都欠缺。
咖啡馆内的讨论继续着,尽管有零星的不同声音,但主流观点依然是怀疑和轻视。在西方学术界看来,《仓颉》的出现只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而非真正值得重视的学术事件。
星条国,某知名大学校园内。
校园广播站正在播报最新国际新闻,其中包括龙国创办《仓颉》期刊的消息。
嘿,你听说了吗?一名物理系学生对朋友说,龙国要办什么国际科学期刊,还自称顶级呢!
哈!下一步他们要宣布发现外星人吗?另一名学生大笑道。
校园咖啡馆内,一群学生围坐在一起,正在热烈讨论这个话题。
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一位亚裔学生谨慎地说,龙国在计算机领域确实取得了突破
那只是因为他们偷了我们的技术!一个高大的金发学生打断他,别天真了,他们根本没有原创科研能力。
就是啊,另一名学生附和道,科学需要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那种专制国家怎么可能产出真正的科学研究?
亚裔学生想要反驳,但看到周围一片赞同的表情,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
校园里的各种讨论和笑话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小型辩论会,主题是:落后国家能否产出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答案几乎一边倒——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