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桑姐姐有难(2 / 2)

续春 神婆阿甘 4520 字 2个月前

圣人难住了。若从寿命来看,祖父和父亲都驾崩于壮年,可见医术算不得多高超。那祖父和父亲为何要用他呢?就因为信得过?

太妃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若你是吴奇峰,原本该由你替外祖诊治,如今却被一个女流之辈的后起之秀给替代了,你会作何想?”

圣人盯着宣纸上的“人心”二字,想了想,惊道:“吴奇峰不会要对外祖下手,栽赃给桑医正吧?”

站在殿外的元宝听见这话,惊得瞳孔一缩。

好在太妃又说道:“再想。”

“是了,”圣人少年老成的脸上神情凝重,“这样太明显,若外祖有了闪失,母亲绝不会保他。”

小小的手指覆在“人心”二字之上:“他感受到了威胁,一定会做点什么让桑医正威胁不到他,所以——”

圣人抬起头:“他要拿鱼口病的方子下手。”

圣人很是不解:“母亲为何要引他做此事?治疗鱼口病不是好事吗?方才儿子听桑医正说起那些女子的惨状,也不忍让她们饱受煎熬。”

“治鱼口病自然是好事。”太妃将写着“人心”的宣纸卷起来,拉着圣人对坐在窗下的小榻上,榻上的支着棋盘,她执黑子,“下棋要一步想三步,圣人不妨想一想,吴奇峰会如何出手?”

圣人个子矮小,跪坐在小榻上,端端地挺直了身子,食指和中指夹着白子,举在半空思考着——

“这东西若是桑医正做出来的,方子毁了也能再做。”

“刚才听桑医正说吴奇峰已经下令一个月之内完成。只要在一个月之内不能完成,又或者,让药方出纰漏,吴奇峰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发落她。”

“桑医正即便逮住吴奇峰的错处,以吴奇峰的地位,母亲也不会罚得太重。”

太妃带着期许的眼神看着圣人:“还有呢?”

圣人挠挠头,答不上来了,目光就有些怯懦。

叶姑姑打了一个圆场,夸赞起来:“哎哟哟,这么费脑子的事,圣人都能想到,当真是大有长进呢。”

太妃知道叶姑姑的意图,便说道:“行了,今日小年,你去看看,可安排了圣人爱吃的饭食。”

叶姑姑应声退下,出来却不见元宝,因而问道:“元宝去哪里了?”

一旁的包内官道:“常侍大人说是圣人赏了他两张福字,他想趁着得空给他干爹送去。”

叶姑姑眼底划过一丝狐疑,走出昌宁宫的门,找了个信得过的人:“你去看看,元宝是不是真去了胡内官那边,又说了些什么。”

那人点头,闪身而去。

元宝不敢狂奔。在宫闱之内,狂奔势必引人怀疑。可桑姐姐有难,他是一定要救的。他连连穿过几条小道,钻到了干爹的院子里。

今日小年,各宫都早早地发了年饼年糕。因元宝这一层缘故,胡内官也颇得照拂,平日专爱挑刺寻衅的赵内官,现在也对他点头哈腰的。

元宝到时,赵内官正弓着腰从胡内官的房里退出来,口中反反复复地说着:“知道您喜欢带红豆馅儿的年饼,这些您先吃着,吃完了我再使人送来。”

胡内官在屋内摆手:“不用了。不用了。”

赵内官说道:“要的,要的。常侍大人是从咱们这院子里出去的,如今他在圣人和太妃跟前忙着,我理应替他分担一些,照顾好干爹你。”

胡内官的脸上浮起一抹难以置信。赵内官比自己还大几岁,好意思叫自己“干爹”?

赵内官涎着脸笑,一扭头,瞥见元宝站在胡桃树下,连忙躬身来迎:“常侍大人怎么亲自来了?干爹这边,有小人照应着,您尽可放心。”

元宝脸上不露声色;“我来看看干爹,赵内官若无事,便请回去歇息吧。”

胡内官两步走出来:“你怎么不伺候圣人,反倒这时候跑过来?”

元宝见赵内官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只得从袖子里取出两张红色的纸来:“干爹,圣人赐了我两张福字,我想着早点送来给您挂上。”

胡内官正要答话,却听见抽泣声。循声望去,竟是那赵内官在一旁抽抽搭搭地抹眼泪。

嘤嘤嘤,当真是父慈子孝。

嘤嘤嘤,常侍大人身居高位也不忘本,圣人赐的字立刻就送回来给干爹了。

这就有点夸张了。

胡内官展开红纸,请赵内官一同观赏圣人的字。赵内官连连说了一串马屁话,胡内官将纸递到他面前:“赵内官莫非想要?”

赵内官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这才退了出去。

胡内官嗤笑了一声,拉着元宝进屋,见元宝面露不虞,便说道:“在宫里最容易看见这样的嘴脸。当初一把新笤帚都不肯给我们,如今连俸禄都恨不得拿来孝敬我。”

元宝看看外面确定无人偷听,正要关门说话,可胡内官似乎有所察觉,拦住他不让关门。

“大白天的,关什么门?”

元宝想要开口,忽地头顶落下一点灰来,若不细看,都无法察觉。胡内官虽没有功夫,在宫里保命的本事却一套又一套。

这些本事也教过元宝,元宝大约明白是有人在偷听,心急如焚,开口却换了风向:“今日小年,圣人教我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就来看看干爹就走。”

胡内官欣慰地看着他,将刚才送来的年饼掰开,露出紫红的豆沙馅儿,一半递到元宝嘴边:“你我分一半吃,也算过年了。又不是见不到面,何苦专门跑这一趟。”

元宝捧着年饼咬了一口,说道:“刚才见到了桑姐姐,只可惜也不得机会问她一句安好。”

“桑医正如今贵人事忙,将来总会遇到的,”胡内官笑着又递了一杯热茶过去,替他擦擦嘴角的饼渣,“当了常侍还是小孩子心性,也难为你,这么小就进宫。你看我待了这么多年,家都不知道在哪里,就不想了。”

元宝闻言很真挚地说一声:“干爹在,就是元宝的家。”

胡内官微微一愣,多少年不曾湿润的眼眶,竟泛起一点泪光,干脆低下头捧着手中的半块饼吃起来。

吃完饼,元宝放下茶盏,撑着桌子起身:“干爹,我得回去了。”

“吃个饼还掉这么多渣子,也不知怎么在圣人面前当差,”胡内官捡起桌上撒的饼渣,随手擦掉元宝蘸着茶水写的“吴,危”二字,挥挥手:“快去吧,别耽误了差事。”

送走元宝,胡内官站在屋内出神好一阵,最后只从柜子里取出一个香囊来,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提起几块年饼和年糕,包好了带去找他平日的好友。

洒扫内官的好友不过是门边的侍卫和内官。宫门落钥之后,几个人围在一起,吃着热锅子,就着一碗热酒,喝了几口,胡内官看了一眼进宫的对令,随口怪异地问道:“吴大人没进宫吗?”

侍卫摇头:“今日没有来。”

胡内官点点头,掰开饼,就着热酒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