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离别(2 / 2)

刘光天缓步走过人群,与每个人郑重道别。

三叔公颤巍巍地抓住他的手:"孩子,刘家村永远是你的根啊。"

他重重握住老人枯瘦的手:"三叔公,您保重身体,我得空就回来看您。"

最后,他停在眼角含泪的刘大富面前。

他用力抱住刘大富,在这个憨厚的庄稼汉背上重重拍了两下。

接着转身也轻轻拥抱林芳华:"弟妹,照顾好家里。"

三个丫头从人群里钻出来,金娣已经懂事了,默默抹着眼泪,银娣和招娣还扯着他的衣角不肯放手。

他蹲下身,挨个摸了摸她们的头:"好好读书,大伯会常回来看你们。"

“想大伯了,就给大伯打电话,大伯让人来接你去城里玩。”

当轿车缓缓驶离时,刘光天透过车窗,看见全村人依然站在老树下挥手。

刘大富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一直伫立在那里,在晨雾中渐渐模糊。

这个硬汉的眼角,第一次有了湿意。

后视镜里,那个前世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在曙光中渐渐远去,却永远刻在了他的心间。

车队驶入清源县城,在县委大院门前缓缓停稳。

刘光天与早已在此等候的蒋书记、林彩霞县长郑重道别。

"蒋书记、林县长,"刘光天的目光扫过这座正在晨光中苏醒的小城,

"华兴集团后期会在清源县捐建一些标准化希望小学,同时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并参与县里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还准备设立一个教育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他话锋一转,语气诚恳中带着期待:

"但这些终究只是外力。清源县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激发内生动力。

我建议县里要大胆推进制度改革,破除那些束缚发展的老旧程序,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

蒋书记紧紧握住他的手,神情坚定:"刘董事长这番话真是切中要害。我们一定以这次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县长郑重点头:"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一定要让来清源投资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刘光天与蒋书记的手紧紧相握,目光交汇处是无需言说的默契。

"蒋书记,您的期望我明白。市里的行程这次就先不安排了,但请您放心——不论在清源,还是在神州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华兴集团都将恪守企业责任,为这片土地尽一份心力。"

他望向远处初醒的田野,声音里带着坚定的力量:"我正在规划全国性的产业布局,要在千村万寨建起一座座工厂,一座座学校,让更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都能过上好日子。"

微风拂过,他的语气愈发沉稳:"不过这事急不得,既要只争朝夕的干劲,也要愚公移山的韧劲。需要我们政企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朝阳跃出地平线,将三人的身影镀上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