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撤离(2 / 2)

这等于将后续的巨大利润拱手让人啊!”

刘光天没有转身,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上虚假的繁荣,看到了未来那一泻千里、哀鸿遍野的崩盘惨状。

他无法解释那注定到来的“失去的十年”,只能以不容置疑的权威下达指令。

“执行命令。”他的声音带着千钧之力,在安静的指挥室里异常清晰,

“我们投入的资本规模太大,已然是这片市场中的巨鲸。巨鲸转身,将是惊涛骇浪”

他终于缓缓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周毅和每一位核心操作员,

“记住,永远不要在宴会的最高潮留恋不去,那终将和醉汉一同埋葬。我们要在雪崩之前,像落叶一样,无声无息地飘离雪山。”

周毅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与凶险。

华兴此刻的持仓规模过于庞大,若像之前一样集中、快速地平仓,巨大的卖盘会瞬间砸穿市场,不仅会引发恐慌性踩踏,导致利润急剧缩水,更会暴露自身战略意图,成为众矢之的。

“我明白了,董事长!”周毅神情一肃,再无半分犹豫,

“‘落叶计划’核心在于‘慢、散、隐’。我们将把庞大的头寸拆解成数以万计的小单,通过上千个分散账户,模拟自然卖盘的行为模式,在不惊动任何大鱼的情况下,悄然离场。”

刘光天微微颔首,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把这些带着我们利润的筹码,喂给那些还在疯狂涌入,自以为能抓住牛市的……‘勇士’们。让他们,替我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随着“落叶计划”启动,一场历时三年的精密撤离悄然展开,与之前雷霆万钧的攻势不同,这一次,它转入了一种极致耐心和隐蔽的模式。

而华兴的战场,从喧嚣的交易所,转向了日本真实的产业腹地。

此时,整个日本社会都沉浸在“日本第一”的狂热中,资产价格高企,许多日本企业正挥舞着钞票在全世界进行豪奢的并购。

刘光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利用这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在日本本土,买断他们的根基。

一家为丰田供货、掌握着特殊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小型工厂,正在濒临破产。

刘光天团队的出现,如同救星。

他们没有压价,而是提出了一个“资产剥离”方案:

华兴出资买下工厂的核心设备、专利技术以及整个技术团队,并承担部分债务。

而工厂原有的土地和厂房等“泡沫资产”,则被剥离出去。

对工厂主而言,他保住了最值钱的土地,甩掉了债务包袱。

而对刘光天而言,他用看似高昂的价格,买到了汽车产业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工艺和一支成熟的团队。

在车上,周毅总结道:“董事长,这段时间,我们以合资、技术收购、专利购买、团队整体招募等方式,已经拿下了十七个高端制造、半导体材料和精密化工领域的项目。

刘光天满意地点点头:

“记住,我们不要他们那些虚高的土地和办公楼,那是即将破裂的泡沫。

我们要的是藏在泡沫下面的真金——技术、专利、人才,这些才是下蛋的金鸡。”

“日本人现在正陶醉于用金钱征服世界,他们急于脱手这些‘枯燥’的实体经济,去追逐更刺激的金融和地产。

而我们,就默默地,把这些他们暂时看不上的‘基石’,一块一块,搬回我们家里去。”

当东京的夜色再次亮起,刘光天知道,他在日本的故事即将告一段落。

他不仅带走了惊人的资本利润,更带走了一个现代化国家赖以崛起的工业之魂。

夜色深处,丧彪的身影仍在游走,将更多的“基石”悄然转移。

这场真正的收割,无声,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