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问心无愧(2 / 2)

一种跨越国界与海域的、基于共同历史伤痛的巨大快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弥漫。

而这一切情绪的焦点,都狂热地指向了一个此前几乎无人知晓的名字——“金三角蛟龙军”。

这个名字仿佛瞬间被注入了魔力。

“知道吗?是‘蛟龙军’干的!”

“真英雄!这是替天行道!”

“听这名字,肯定是我们的人!一定是!”

人们兴奋地谈论、猜测、演绎。

在喧闹的酒桌上,它成了最烈也最畅快的下酒菜;

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它成了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

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蛟龙军”究竟是谁,由什么人组成,目的为何。

但他们看到了那个最直接、最震撼的结果——那个看似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被以一种最屈辱的方式狠狠揍趴在地,并被迫亲手摧毁了自己的精神图腾。

对无数普通人而言,这就足够了。

在1979年那个信息尚不发达、情感却格外朴素的年代,“金三角蛟龙军”的形象在口耳相传和集体想象中被迅速神化。

他们被描绘成一伙神秘莫测、拥有雷霆手段、替天行道的侠客。

他们所做的一切,被简单而纯粹地赋予了绝对的“正义”色彩。

这是一种源自历史深处的情感选择。

长期的屈辱需要一个出口,无法在现实政治中得到彻底清算的历史旧账,被一个突然出现的、强大的外力以极致的方式了结了。

人们迫不及待地将“正义使者”的光环戴在他们头上,

仿佛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此刻的狂欢,对得起地下安眠的亡魂,才能让自己扬眉吐气的激动心情找到归宿。

很少有人去深思这背后隐藏的力量博弈有多么危险,也无人深究“蛟龙军”的真正意图与本质。

在这一刻,他们就是亚洲无数受难民众心中,那道期盼已久、终于撕裂长空劈落下来的、迟到了三十多年的“正义之雷”。

这道惊天动地的雷声,注定将剧烈地震撼旧有的世界格局,并引发一系列无人能够预料的连锁反应。

然而,无人知晓,这支被奉若神明的“蛟龙军”,正是由他们中某些人口中那个数典忘祖的“卖国贼”——刘光天所一手缔造和掌控的。

刘光天自然不会解释这一切。

他运筹帷幄,助力家国民生,心中所求,从来不是世人的称颂,更非青史留名。

他行走于灰色地带,背负骂名,只求俯仰天地,问心无愧。

就在全世界为这场巨变或欢呼或震惊之际,一场冰冷的商业行动已同步展开。

在日本政府支付金三角蛟龙军的千亿赔偿金后不久,

“华兴”集团的法务团队,便以精准而专业的姿态,向濒临崩溃的三菱重工提交了一份天价违约赔偿要求——因其造船厂被“蛟龙军”导弹彻底摧毁,导致无法按时交付华兴订购的大型货轮,索偿金额高达500亿美元。

陷入绝境的三菱一时根本无法筹集这笔巨款。

华兴随即“善意”地提出了替代方案:

既然现金不足,不如以三菱重工的部分核心股权抵偿。

然而,三菱重工涉及大量小日子国防机密技术,其股权结构敏感至极。

小日子政府绝无可能允许一家背景神秘的外国公司,尤其是与华夏关联颇深的华兴,入股其军工脊梁。

最终,在小日子政府高层的紧急斡旋下,由日方国家开发银行出面,向三菱重工提供了特殊紧急贷款,用以全额支付这笔看似“飞来横祸”般的违约金。

全球的目光都被前方的政治军事巨变和历史象征的倒塌所吸引,

无论是官方情报机构还是私人商业调查组织,都未曾察觉,或根本不愿相信,这起看似倒霉透顶的商业违约事件,竟可能与远在金三角的军事行动存在任何联系。

所有的调查结论都指向这是一个不幸的巧合——华兴集团只是运气极好,恰巧成了这次惊天袭击的大赢家。

没有人能想象,这竟是华兴与蛟龙军联手演绎的一场绝妙“双簧”。

刘光天借此一举,虽未如愿将三菱纳入控股,却仍实现了深远的战略意图——他从对手倾覆的废墟之中,精准而冷静地榨取了最后一滴切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