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瞬间集中到了地方政府身上,他们处理起此事来更加迅速和果断。一方面派出工作组深入村庄听取诉求,解释政策,重新核算和优化补偿安置方案;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村民的引导,明确表达了对破坏投资环境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事情在几天内便得到了初步控制和平息。补偿方案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聚集人群散去。特区管委会还特意给建邦实业回了一函,感谢其“深明大义,积极配合”,并承诺将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经此一遭,张建军和建邦实业在内地官方层面的形象不仅未受损,反而因为“识大体、顾大局”而加分不少。甚至有一位部委的领导在会议总结时,不点名地表扬了“某些港澳同胞在处理投资问题时表现出的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
北上的洽谈会圆满结束。张建军带去的《投资合作建议书》引起了高度重视,被带走进行“深入研究”。他与多位内地重量级官员和企业家建立了初步联系,收获远超预期。
返港后,张建军立刻投入新的工作。深圳的地块虽然经历了风波,但最终顺利拿下,价格甚至比之前谈的还有所优惠。他指示陈威廉,立刻启动深圳工厂的规划设计和前期报建工作,并将其定位为未来辐射内地市场和高科技出口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他对内部的整顿也丝毫没有放松。借助此次事件,他在集团内部再次强调了“合规经营”、“尊重当地文化”、“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要求所有涉外部门,尤其是新成立的内地业务部,必须将这些原则放在首位。
“我们要赚的是长久的钱,是干净的钱。任何短期利益,都不能以损害公司声誉和长远发展为代价。”他在高管会议上如是说。
南下北上,张建军在不同的战场上游刃有余。香港的根基日益深厚,内地的布局稳步推进。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新型材料开始接到国际订单,自研ic的成本持续下降,竞争力不断增强。
然而,龙五的监控显示,那家瑞士公司的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更加隐蔽和专业。而怡和伦敦总部那边,似乎也并未因初期的挫败而放弃,反而更加沉寂,像是在酝酿更大的风暴。
张建军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维多利亚港两岸的璀璨灯火。他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脚下的路还很长,暗处的对手依然强大。
但他目光坚定,毫无惧色。南下北上,砺刃磨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那终将到来的、更高层面的较量。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研发中心:“钱博士,钟博士,来我办公室一下。关于下一代通讯设备用的芯片,我们需要加快预研了。”
未来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标准的竞争。他必须看得更远,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