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动联系了带队的李姓银行家。
“李生,关于工务司署那个小插曲,已经圆满解决了。看来只是一场误会。”张建军语气轻松地通报了进展。
“哦?那就好。”李生的反应听起来却并不热烈,“张生,我们回到新加坡后,董事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认可贵公司的潜力,但对香港目前的商业环境和…潜在的政治风险,还是有些担忧。特别是最近的一些…传闻。”
张建军心里一沉,知道台岛的抹黑文章还是产生了影响。
“李生,那些完全是台岛方面毫无根据的恶意中伤,我们已经准备采取法律行动澄清。香港的商业环境确实复杂,但机遇也同样巨大。我们…”
“张生,不必多说。”李生打断他,语气依旧客气却带着距离,“董事会的意思是,融资计划原则上可以继续推进,但需要增加两个条件:第一,贷款利率需要在原基础上再上浮零点五个百分点作为风险溢价;第二,需要香港汇丰银行或者同等规模的银行,为这笔债券提供担保。”
条件极其苛刻!不仅成本大增,最关键的是第二条,汇丰怎么可能为他的南洋融资担保?这几乎是变相拒绝了!
张建军的心沉到了谷底,但他没有在电话里失态:“李生的条件我听到了。请给我一点时间考虑。”
挂掉电话,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南洋融资这条路,眼看也要被堵死。威尔逊和台岛机构的双重打压,就像两道越来越紧的绞索。
难道真的要走投无路了?
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高利贷的还款日日益临近,汇丰那边毫无续期意向,南洋融资希望渺茫…
等等!汇丰!
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南洋银行要求汇丰担保,看似不可能,但反过来想,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向汇丰施压的契机?
如果汇丰知道,他张建军有可能从南洋获得融资,从而彻底摆脱他们的控制,那些希望继续从他身上赚钱的少壮派,会不会更积极地去推动续贷?甚至同意更优惠的条件?
这是一步险棋,但值得一试!
他立刻叫来陈威廉。
“威廉,把南洋银行提出的融资意向,以及那个…苛刻的担保条件,‘无意中’透露给汇丰董事会那位非执行董事引荐的少壮派高管知道。”张建军眼中重新燃起斗志,“让他们清楚,我不是只有他们一条路可走,虽然另一条路也很难。”
陈威廉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老板,您是想要…借力打力?”
“没错!让他们自己去权衡!是继续卡着我,把我逼到南洋那边,最后可能鸡飞蛋打?还是给我合理的贷款,把我继续绑定在他们的船上?”张建军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我明白了!这就去办!”
消息悄然递出。效果如何,尚未可知。
但张建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汇丰最终依旧选择扼杀,那他就破釜沉舟,全力攻坚南洋融资,哪怕代价再大,也要杀出一条血路!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钟先生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奇怪。
“张先生,我们收到了一个匿名快递,里面是…台岛机构‘渔夫’的真实身份资料,以及他近期策划针对宋工舆论攻击的详细指令记录。”钟先生将文件放在桌上,“来源…完全查不到。”
张建军猛地一怔,拿起文件快速翻阅。内容详实得令人震惊,几乎等同于把“渔夫”扒光了送到他面前!
是谁?谁在帮他?
那个神秘的北方警告电话?还是…其他势力?
他握着这份突如其来的“礼物”,感觉香港这潭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浑。
破冰之旅,刚刚见到一丝曙光,前方却似乎出现了更多难以预料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