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之下,张建军反而更加冷静。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加大了在九龙仓股票上的秘密吸纳力度,不动声色地增加筹码。
同时,他指示潜伏在码头工会的人,加大力度散播怡和即将“裁员”、“搬迁码头”、“抛弃老员工”的消息,不断煽动工人们的忧虑和对立情绪。
何伯为首的工会态度愈发强硬,几次找码头管理层交涉,气氛紧张。
威尔逊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推动那个宏大的码头搬迁和豪宅开发计划上。
据冯永发从故纸堆里翻出的零星信息判断,威尔逊正在组织团队进行密集的可行性研究和资金测算。
风暴正在酝酿。
而此刻的张建军,却做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的决定。他让陈威廉以昌荣置业的名义,向港府提交了一份申请,请求对九龙城寨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评估”,并表示愿意承担部分费用。
“老板,这是为什么?现在项目资金紧张…”陈威廉不解。
“照做就是。”张建军没有解释。
他记得系统信息里提到的“环保评议拖延”。他要在威尔逊的计划启动前,提前把水搅浑,埋下更多的伏笔。
就在他布局应对威尔逊时,龙五带来了一个关于台岛金丝眼镜男的消息。
“他最近安静得反常。没有再去赌马,也没有接触可疑人员。好像…在害怕什么。”
“证据在他手里,他当然怕。”张建军并不意外,“继续监视,不要放松。台岛那边,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果然,几天后,钟先生的监察小组发现,公司内部网络出现了一次极其隐蔽的入侵尝试,目标是研发部的中央服务器,手法专业,来源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海外。
攻击被龙五布置的防火墙成功拦截,没有造成损失。
“攻击者很小心,没有留下明显痕迹。但从手法看,和之前台岛机构雇佣的黑客风格类似。”钟先生分析。
“加强网络安全等级。所有核心数据物理隔离备份。”张建军下令。对手改变了策略,从渗透人员转向了技术窃取。
多线作战,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威尔逊的明枪,台岛的暗箭,内部的管理,外部的竞争…每一项都需要他全力以赴。
深夜,张建军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怡和大厦依旧亮着的灯光。那是威尔逊的办公室。
他知道,这位新对手比之前的戴维斯难对付得多。专业,果断,背景深厚,而且不按常理出牌。
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畏惧,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这场博弈,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甲一,印尼那边,加快动作。我需要尽快看到成果。”
他需要开辟新的战场,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也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更多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