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张建军最后看向技术科的刘建业,“整体联调和试运行方案,你牵头,我们随时碰头!遇到技术难点,立刻提出来,全厂资源支持!”
“没问题,张主任!”刘建业推了推眼镜,信心十足。
任务分派完毕,车间里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拆卸的撞击声、砂轮打磨基面的嘶鸣、技术员低声的讨论交织在一起。
张建军就钉在现场,哪里关键他就出现在哪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主任!基面这里有个旧伤,有点不平!”老陈喊道。
张建军立刻过去,蹲下仔细查看,手指摸了摸凹痕:“问题不大。小虎,拿平面刮刀和研磨膏过来!老陈,你们继续拆其他部分,这里我来处理!”
挽起袖子,张建军拿起刮刀,动作精准而稳定,亲自上手修复那个细微的安装基面缺陷。
———
四合院的新气象在宋卫国的管理下迅速显现。
院里的地面每天清扫三遍,犄角旮旯的垃圾堆被彻底清除。阎埠贵想偷偷在墙角堆点蜂窝煤,被宋卫国毫不客气地责令立刻搬走,还得把地扫干净。
前院那间阴暗的倒座房成了贾家婆媳的新家。秦淮茹每天灰头土脸地上下班,见了宋卫国像老鼠见了猫,低着头快步溜过。
贾张氏还在街道办“学习”,院里清静得让人心旷神怡。
这天傍晚,张建军拖着疲惫却亢奋的身体回到后院。
改造进入关键的总装调试阶段,他已经连续几天吃住在厂里。
刚停好车,就见宋卫国腰板挺直地站在他门口。
“张主任,您回来了。”宋卫国敬了个礼。
“宋同志,有事?”张建军问。
“是这样,”宋卫国拿出一份名单,“街道王主任指示,咱们院现在环境好了,风气正了,准备申报今年的文明新风院。需要选出一位居民代表,配合街道做些宣传工作。院里…大家私下都推举您。”
张建军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这是街道和院里想把他这个“定海神针”的名分彻底坐实。
张建军摆摆手:“院里的事,你管理得很好。代表就不必了,我厂里事情太多。你如实跟王主任汇报就行。”
“是!明白了!”宋卫国也不多话,利索地又敬了个礼,转身去巡院了。
张建军刚推门进屋,市工交为了更方便联系给安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立刻接起:“喂?我是张建军。”
电话那头传来李爱国副厂长激动的声音:“建军!快!准备一下!陈市长和郑主任,还有几位领导,临时决定,半小时后到咱们厂!点名要看你们那台滚齿机的改造现场!突击检查!”
张建军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明白!我马上回去,保证完成任务!”放下电话,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股昂扬的战意。
张建军冲出屋子,对着后院吼了一嗓子:“宋卫国同志!”
“到!”宋卫国立刻小跑过来。
“厂里有紧急任务!我马上回去!院里交给你了!”张建军一边说一边飞快地推车。
“张主任放心!”宋卫国挺胸保证。
张建军跨上自行车,链条蹬得飞快,身影迅速消失在暮色笼罩的胡同口。
陈为民的突击检查,是压力,更是机遇!他要让领导们亲眼看看,红星轧钢厂的工人,是怎么用智慧和汗水,让老树发新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