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且听我说……”
周子墨微微一笑,清朗的声音再次将众人的议论声压了下去。
“此题虽是子墨所出,但这赏银……”
周子墨顿了顿,转头看向赵掌柜,“这赏银却是赵掌柜所出,彩头……五百两!”
五百两!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就连萧宇也不由得心中一动。
要是能拿到这五百两银子,他手头就宽裕多了。
更何况这还只是第一题的奖励,看来太一楼这地方他算是来对了。
“赵掌柜真是慷慨,我等佩服,佩服。”
“有这五百两银子做彩头,今日这文会定然精彩!”
……
台下众人也纷纷起身,朝着赵掌柜和周子墨拱手致谢。
赵掌柜也在这时候站起身来,笑眯眯的朝众人作了一揖,“诸位客气了,这些银钱不过是为文会添些彩头罢了,当不得诸位如此盛赞,说起来……”
赵掌柜顿了顿,继续说道:“说起来我也是有私心的,哈哈……我只盼着今日能得几首佳作挂在我这太一楼中。”
“好!赵掌柜说得好!”
“既如此,那我等便不客气了!”
“我等定不负赵掌柜所望!”
……
台下众人纷纷叫好,气氛愈发高涨。
那些原本还在凝眉沉思的文人,在听到有五百两银子可拿的时候,眼中也是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周子墨见到台下众人热情高涨,继续高声道:“那就给诸位一炷香的时间作答,如何?”
随着便有小厮点燃了一炷线香,插在高台上的青铜香炉里面。
那些公子哥也纷纷询问自己带来的书童或幕僚。
“如何,可有佳句?”
“快快吟来,莫要误了时辰。”
“若是能拔得头筹,本公子重重有赏。”
……
那些书童幕僚平日里也都是些舞文弄墨的,此刻自然不敢怠慢。
他们都在凝眉深思,都想作出一首惊艳四座的诗作来。
片刻之后,便有人起身,高声吟诵道。
“离乡背井数十载,梦里依稀故园情。杨柳依依拂堤岸,桃花灼灼映山村……”
“这首诗倒也算得上工整,只是意境略显平淡,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一首诗作出,厅堂里了只有稀稀拉拉的鼓掌声。
那吟诗的人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悻悻地坐了回去。
紧接着,又有人起身吟诵:“故乡山水入梦来,醒时方知身是客……”
这首诗比之前那首略好一些,但也只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一时间,竟无人喝彩。
陆陆续续又有人吟诵了几首,但都未尽人意。
周子墨把这些都看在眼中,他见台下没有人再站出来,目光转向了高台上的几位锦衣公子,“几位公子,可有佳作?”
那几位公子闻言却都面露难色,开始互相推诿。
“子墨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等皆是长于京师,从未离开过故土,这故乡之题实在是无从下笔啊!”
“是啊子墨兄,你这题目,可是难为我等了!”
“我等才疏学浅,就不献丑了,还是让那些有真才实学之人来一展身手吧!”
“正是,正是,我等静听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