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后,看着市纪委书记丁刚带人在饭店门口将孙磊和乔虎带走,张鸣让秘书找到省粮油质检中心的号码,随后重新将样品装袋,重新编号,随后送去质检中心现场检验。
下午,五点过,看着手中的检验结果,张鸣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三个粮库抽出的四十五份样品,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水份问题,按照储存要求,玉米烘干后的水份要在13%-14%左右。
但眼前的样品普遍在14%以上,大部分在14.5%-15%之间。
看着张鸣盯着玉米的水份数据不说话,省质检中心的负责人走到张鸣跟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张书记,关于这个水份问题,其实我还真的知道为何如此。”
“嗯?”听到这话,张鸣看向一旁的负责人。
而一旁的负责人见张鸣看自己,有些紧张的皆是道:“这玉米在收购的时候不同水份之间就是有不同差价的,之所以烘干的时候普遍烘到14.5%-15%,一是这样可以保住更多的份量,这分量也就是钱。”
“二是因为在粮食拍卖后,出库,运输这个过程中,水份也会再蒸发掉一些,路途远的话,1%也不是没可能。”
听到负责人这话,张鸣再看向手上的报告。
这样么?那水份的问题倒也情有可原。
张鸣不是完全不懂变通的人,但变通也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耗损,在出库之前留下余地,这种变通他勉强能够接受。
可这破碎率、容重、霉变,以及超期储存不进行轮换的问题,他还真接受不了。
不过他还真的不急,如今他一个市委书记收拾央企的人,多少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等几天后身份完成转换,他有的是时间翻后账。
张鸣正想着,手机响了起来。
看到电话是齐州省一位副省长打来的,张鸣微微眯眼,有些疑惑。
自己跟这位副省长也没什么交集,怎么对方会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
可片刻后,张鸣回忆了一下对方的分工,忽然也就明白了。
对方正是分管粮食口的,这会找自己,怕是凉城中储库的那位左书记发力了吧?
张鸣猜的不错。
另一边,凉城中储库,在张鸣离开后,左迁犹豫片刻功夫,便带上了中储库的会计,驱车赶到了刚刚给张鸣打电话的这位副省长家中。
一番诉苦,痛斥张鸣这位省长助理、市委书记,有些捞过界了后,留下了一个箱子,随后离开。
走到一旁,张鸣接起了电话。
“喂,张助理,我是省政府康诚啊。”
听到电话那头的副省长康诚自报家门,张鸣心中腹诽,几个省委常委叫我张助理我不挑他们毛病,你个三无副省长,张嘴就是张助理,那我可要找你麻烦了。
“康副省长,不知打电话来有何指教?”
见张鸣开口就是副省长,电话那头的康诚眼睛微眯。
这小子对自己好像不太尊重啊。
“张助理,是这样的,我听说你今天去中储粮直属库检查了,还带走了几袋样品啊。”
“这中储粮的储备库,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归张助理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