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玉帝的安排(2 / 2)

口中应着喏,脚下却像生了根,总想再多看一眼,多听一句。

譬如那巨灵神。

按理说,太白金星既已领了旨意要去清点天河水军,他这做下属的,理应第一时间赶去效命。

可他偏生立在云头,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死死盯着远处对峙的几人,半天不动弹。

“啧,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戏!那弼马温的棒子,二郎真君的枪,还有三坛海会大神的火尖枪,三位合力,竟把那老佛爷打得跟个丧家之犬似的,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偏生在这节骨眼上要去管凡间那些破事......”

他正腹诽着,旁边一位相熟的雷部神将飞过,见他还愣着,便催促道:“巨灵神,还愣着作甚?天尊有旨,雷部也要遣派精锐下界,你我还不快快回去点卯?”

巨灵神这才如梦初醒,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应道:“哎,晓得了,晓得了,这就来。”

嘴上说着,脚下却又慢了半拍,终是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驾云离去。

“启奏大天尊,贫僧蒙大唐天子送别西行,方有今日之成就。今东土遭难,贫僧愿亲赴凡尘,以佛法化解暴戾,抚慰苍生,还请大天尊恩准。”

唐三藏站起身,主动请命。

车辇内的玉帝沉吟片刻,应允道:“准。”

“谢大天尊。”

唐三藏躬身一礼,随即也化作一道佛光,向着南天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燃灯古佛那本已是死灰一片的脸色,此刻更是沉了下去。

他张了张口,喉头滚动,那一声“留步”几乎就要冲口而出。

可眼角的余光只消往旁边一扫,便瞥见了那根横在孙悟空肩头的铁棒。

那棒子乌沉沉的,不见半分华光,却自有股镇压万古的凶戾之气,随时都会砸落下来。

那到了嘴边的话,便又被他生生地咽了回去,连同着那口没吐干净的瘀血,一并堵在了心口,涨得他一阵阵发昏。

太难了!

实在是太难了!

他心中不住地翻腾,一时是怨,一时是恨,一时又是彻骨的悲凉。

佛门不是一条心啊!

他的目光穿过虚空,望向那道远去的佛光,心中早已是千回百转,骂了个通透。

你这金蝉子,当真是好狠的心肠!

方才这般大的阵仗,你躲在那一众仙神里头,看得是何等津津有味?

我佛门与天庭起了这般大的冲突,你身为旃檀功德佛,不发一言,不出一力,只作壁上观,这也就罢了。

如今玉帝发了话,凡间有了差事,你倒第一个站出来,说什么“东土遭难”,说什么“抚慰苍生”,说得是何等冠冕堂皇!

走得又是何等急切!

你当我不知你心中所想么?

这天庭之上,若说还有谁能劝住这猴头一二,除了你这做了他五百年师父的,还能有谁?

你们师徒一场,纵然西行路上多有波折,那份情谊总是做不得假的。

不说让你出手相助,只消你在此处周旋片刻,言语上稍作牵制,于我而言,便是天大的转机。

可你呢?

连看都未曾多看我一眼,请了玉帝的旨意,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走得这般干脆,倒像是生怕沾染了半点因果似的。

好一个旃檀功德佛!

好一个大慈大悲的金蝉子!

你当年在灵山之上,因轻慢佛法,才被世尊贬下凡尘,历那十世之劫。

如今功德圆满了,果位挣到了,便将佛门的根本利益,忘得一干二净了么?

燃灯越想越气。

一个未来佛,明哲保身,不肯沾染因果。

一个功德佛,心系苍生,急着下凡救苦。

说出去,都是大德高僧,都是慈悲心肠。

可谁又管他这个过去佛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