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武帝朝开始的推恩令这件事情已经形成了惯例和习惯,诸王们最开始也只能够接受这件事情,毕竟对于诸侯王们来说反抗不了就只能够躺平享受了。
可这么多年下来,其实还是有人不满的。
“凭什么他是嫡长子就可以继承王位,我们却不可以呢?”
这个“怨恨”一直蔓延在那些庶子的心中,导致他们怨气深重,可因为皇帝的缘故以及他们父亲强悍的缘故,谁也不敢说。
一直到武德五年的秋末,一位藩王的“嫡子”死了......藩王在还没有来得及将某个庶子过继到王妃名下,亦或者另立王妃的时候,他也莫名其妙的死了.....
他的儿子们众多,对于到底谁应该继承皇位这件事情,一瞬间爆发了无数的争斗。
到底谁继承王位?
谁是大宗?
到底谁才能够占据绝大多数的土地?
这是一个问题。
而这群人的争斗经由刺史、国相等人汇报到了武德帝面前的时候,武德帝只是十分悲天悯人的感慨了一声,之后不愿意他们兄弟相残,所以特许他们都可以“继承王位”。
当然了——作为都可以继承王位的代价,朝廷收走了那个诸侯王一半的土地,至于其他的?其他的便由几个孩子平分。
这本是一件小事。
可.....随即而来的便是有几位妻族强悍的诸侯王各种花样百出的死在了自己的封地之中,而他们的嫡子也都纷纷命丧黄泉!
只是武德帝五年的十月,就足足有四位诸侯王的世子死在了自己的封地中!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封地的诸侯王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自己的兄弟们突然接二连三的都死了呢?
甚至有的诸侯王前一秒还在笑话自己的兄弟莫名其妙的死了,下一秒莫名其妙的死的变成了他自己了!
或者说,也不能够说是莫名其妙的死的——至少这些诸侯王自己在临死之前是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们是被杀死的。
是被自己人给杀死的,而杀死他们的人便是他们往常十分相信的枕边人。
他们的妻族。
甚至是他们的所有妻族!
在这个时候,这些诸侯王往日里那些十分乖巧听话的妻子、小妾们都爆发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些力量直接席卷了所有人,将一切都给吞噬掉了!
为了什么?
只有一个答案!为了自己的孩子!
哪怕“王爵”的位置相较于真正的王爵来说,少了大部分的土地又能够如何呢?这可是可以传承下来的王爵的位置啊!
他们原本只能够是诸侯的,甚至是要继续往下削弱的!这就是推恩令!
可是武德帝给了他们恩典.....武德帝给了恩典啊,他们可以继续当诸侯王了,下一代或许还能够获得如此的恩典!
当然——下一代的时候死的可能就是他们自己了。
但谁会想那么久远的事情呢?
所以一些妻族较为强大的诸侯王都开始陆续死去,这也是为什么短短的一段时间,这么多诸侯王死去的原因。
针对这件事情,皇帝有什么样子的态度呢?
皇帝震怒。
是的,只能够用震怒来形容了。
具体表现为,在从朝会上“偶然”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皇帝十分震惊,甚至当庭晕倒了一次,哀叹着是自己害死了这些诸侯王,是自己害死了这些叔伯兄弟!
皇帝当场哀伤到昏厥,太医令都说已经伤到了心脉。
经过朝堂数日的争吵,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派遣了一个人。
是的,只派遣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却让人闻风丧胆。
这个人叫做....霍光。
由是时,派遣了“霍光”作为镇抚使,前往查看诸侯王世子的死、以及诸侯王之死的事——查来查去,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汉。
原来是那些诸侯王的妻族之中有几个是当地的豪强大族,她们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只能够继承小国,并且被削爵,所以在听说了第一个诸侯王嫡子死后,他的庶子们都称王爵的事情后,便萌生出了这个想法。
王爵和侯爵是不一样的,侯爵和伯爵更是不同的。
哪怕封地小了一些又能如何呢?
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呈到皇帝面前的时候,一向好脾气的皇帝暴怒了,他下令彻查这些豪强大族,并且借着这个机会,顺理成章的派遣了“绣衣使者”入驻各地、包括那些诸侯王的封国。
而后,更是经过朝堂商议。
这种所谓的诸侯王妻族、也就是当地的豪强大族,已经不是一般的豪强大族了,而是特殊的豪强大族了!
必须要重拳出击!
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否则刘氏的威严何在?刘氏的尊严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