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1 / 2)

北江大学艺术学院的阶梯教室,九月的阳光被切割成几缕落在讲台上。</p>

顾予念坐在第一排正中央,背包放在脚边,手里摊着的笔记本却空白一片,一个字也没落下。</p>

她今天穿了条鹅黄色的连衣裙,领口缀着细小的珍珠扣,衬得颈项愈发纤细白皙。</p>

一头浓密的长发松松挽成个低髻,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在颊边,随着她微微屏住的呼吸轻轻晃动。</p>

常年待在工作室不见阳光的冷白肌肤,此刻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唯独唇色饱满艳丽,像刚浸了蜜的新鲜樱桃,微微抿着。</p>

她的视线,越过前排稀疏的人影,直勾勾地、毫不掩饰地钉在讲台后的那个人身上——沈翊。</p>

沈翊正在讲古画修复中的颜料分析。</p>

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冽、平稳,带着一种冰泉流淌般的质感,字字清晰,逻辑分明。</p>

“……唐代壁画中常用的铅丹遇硫化物会变黑,这也是很多传世壁画褪色的主因。但鉴别铅丹与朱砂除了化学检测还能通过什么?”</p>

他抬眼扫过教室,目光平静无波最终落在第一排。</p>

那双眼睛望过来的瞬间沈翊的思维习惯性地剥离了色彩与情绪,进入了他最熟悉的领域——结构分析。</p>

顾予念,他记得这个名字也记得这张脸。并非刻意而是这张脸在他作为画像师的职业本能里几乎算得上一个“骨相模板”。</p>

额骨饱满圆润,眉骨与颞骨衔接得天衣无缝,下颌线清晰却带着少女特有的柔和弧度,整个头骨轮廓是近乎完美的卵圆形……</p>

解剖学意义上最具美感的颅型。</p>

一个十分漂亮、近乎“标准”的模板。</p>

沈翊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半秒,如同扫描仪确认一件完美藏品的细节,语气平淡又温和道。</p>

“顾予念同学,你来说说。”</p>

教室里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抽气声。</p>

沈教授很少主动点名,尤其对选修课的学生,这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p>

顾予念的心脏“咚”地一声,重重砸在胸腔里,随即又狂跳起来。</p>

脸颊不受控制地发烫,但还好……她知道答案!她可是做足了功课来的!</p>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指尖因为用力微微泛白,但出口的声音却意外地清亮悦耳。</p>

“是反光角度,沈老师。铅丹的折射率比朱砂低,在强光侧照下,铅丹涂层会呈现更柔和的哑光质感,而朱砂会有细微的金属光泽。”</p>

她答得流利甚至补充了一句。</p>

“就像修复青铜器时鉴别鎏金与包金靠的也是光线折射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