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乌拉公社村民们早早便聚在刚建好的兴蒙育儿院门口迎接,淳朴善良的牧民们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国家,更多是为了这些可怜的孩子们。</p>
育儿园之前是公社开会的地方,房子外墙用红砖包着,内墙仍旧用土坯。屋子里放着一排排木制的上下床,有床单有棉被,看着老旧却很厚实。</p>
只是换了个地方睡觉而已,这对月莎来说不是什么事。谁想领养她,都不可能的。养育之恩要还,其次还可能要看人眼色,还不如在孤儿院里待着自在。</p>
在他们到这之前,已经有一批孩子先到了。</p>
孩子堆里混入了一个特别显眼的小女孩,走到哪都是焦点。长长的睫毛,圆溜溜的大眼睛,精致的鼻子和嘴巴,看起来比秀兰邓波儿还要可爱。</p>
秀兰邓波儿是外国童星,1939年一部小公主流传至今,和秀兰邓波儿对比,这几乎是当时对于一个儿童的最高褒奖了。</p>
当小孩子还是挺爽的,吃饱喝足了,往大草原上一躺,随手摘了一根针茅草咬在嘴里,小日子过得真舒服。</p>
在育儿园里帮忙的牧民萨仁娜忙着照顾其他孩子,正巧她的儿子那木汗也在,那小女孩乖巧省心,就是不爱动,躺在草原上吹风容易感冒。“那木汗,去屋里拿件衣服给她盖上。”</p>
天空是蓝的,万里晴空,一片湛蓝。那种蓝是浅浅的,就像是块蓝水晶,它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纯洁,清爽。</p>
天空上忽然探出一个脑袋瓜,剪着寸头的年轻少年眉眼弯弯看着她,两手轻轻给她盖上一件外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