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明仪死后诸葛亮曾派人来过他的故居,他本想是亲自去的,但无奈战事脱不开身。</p>
不过,去的人也只是带回来了明仪门前的半截柳树枝,据他那个疯掉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所有东西都被她烧了。</p>
“怎么会都烧了呢?”拿着柳枝的男人喃喃自语,那岂不是属于那个孩子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也都消失了。</p>
或许那年他真的该坚持带走他的,若非如此,他又怎会十七岁就早夭?</p>
他对诸葛明仪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十二岁带着婴儿肥清秀的少年送了他很远,在他临行前还满怀期待的大声喊道:“叔父!!!”</p>
“我会去找你的!!!”</p>
“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你成为最厉害的谋士!!!”</p>
刘备看向诸葛亮调侃道:“你这个侄儿志向倒是不小。”</p>
“我看他一表人才,说不准以后真的会是一名垂青史的谋士。”他对这个少年的印象很好,起码十二岁就能打老虎。先不说是不是谋士,但绝对是当武将的好料子。</p>
诸葛亮笑了笑:“主公说笑了,他啊,就是性子跳脱,说当谋士也不过是受了我的影响。”</p>
“且看他以后吧。”</p>
那时候的他虽然觉得明仪心性未定,但却已经在期待他的未来了。</p>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根本就没有未来。</p>
诸葛明仪甚至都没有活到成年,当初得知那孩子自戕而死的消息时,他先是难以置信,随后是深切的悲痛与无尽的懊悔。</p>
在侄儿断腿的三年里,他时常送去书信。他告诉诸葛明仪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不要为身体所累。</p>
若心中有志,断翅亦可腾飞。</p>
他不希望自己心爱的侄子浑浑噩噩荒度人生,可对面的回信早已没了少年人的满腔热血。</p>
其实断腿也不影响明仪,真正改变了他心境让他绝望的是他的身份。</p>
拥有这样身份的他如何去当一个谋士,又有谁会信任他呢?他的理想直接被粉碎。</p>
在困顿的三年里,顽劣活泼少年的性子逐渐变得沉闷安静。</p>
以前静不下心练的字,而现在的他也能一写写一天了。</p>
断腿带给一个十四岁意气风发的少年最大的绝望远不止是精神上的,还有肉体上不能自理的折磨。</p>
有时候明仪都会觉得自己很恶心,可他没有办法,面对哭泣自责的母亲,他说不出口一丝原谅的话语。</p>
哪怕这个世道崇尚孝道,可他依旧没法原谅对方。</p>
每当对方哭哭啼啼的时候,明仪都会面无表情的让人把她请出去。</p>
“对不起啊叔父,可我真的做不到原谅母亲。”</p>
阴郁的少年蜷缩着身体躲在书案下喃喃自语,试图寻找一丝安慰,但却没有人回应他。</p>
他释怀不了,他是真的释怀不了……</p>
明明马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他是那么的期待,那么的高兴,但现在一切都被毁了。</p>
现在的他甚至做不到自理,更别提像以前一样策马打猎了,他什么都做不了,他就是一个废人。</p>
落差太大了,这样的落差几乎一度要逼死他。</p>
诸葛明仪想不通,他是真的想不通,他究竟是哪一步做错了。</p>
“鸟择良木而栖,贤臣择名主而仕。” 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他有自己的选择有什么错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