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二是让庄之行接受普通赏赐,只加官不进爵。</p>
</p>
这个方案递到内阁后。</p>
</p>
其中一个内阁大臣试着说:“臣倾向于第一种。”</p>
</p>
说完他就观察皇上的脸色,果然眉宇间舒展开,众臣笃定皇帝是倾向于第一个了。</p>
</p>
这个朝堂里,除了曹静贤,要说最了解皇帝的,莫过于付瑞了。</p>
</p>
也只有他才最清楚,皇帝想要军权,所以当年帮皇帝收军权,后来发现木吉营的主子还是庄芦隐,又安排他儿子顶过去,再试图削减平津侯。</p>
</p>
户部尚书赵秉文站出来说:“皇上,平津侯毕竟立有不世之功,如此行事,怕是会寒了木吉营将士之心啊。</p>
</p>
另一人反驳道:“现在木吉营也不见得全都倾向于平津侯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腹。”</p>
</p>
“木吉营新老更替,每年都有年轻人加入,军队里毕竟还是年轻人多,年轻一辈都支持庄之行。”</p>
</p>
“相反支持平津侯的,也只有几个跟了平津侯一辈子的老副将。不过新旧罔替,咱们确实应该培养新一辈少年将星了。”</p>
</p>
“没错,现在庄之行明显比平津侯更得民心和军心。而平津侯虽有军功,那也都过去十年了,他老了。”</p>
</p>
双方僵持不下,皇帝脸色也越来越难看。</p>
</p>
内阁首辅石一平看了眼皇帝,拱手道:“皇上,不如,这两个选择交给平津侯自己选择吧。若平津侯选择第一种,那也是侯爷爱子心切,军中将士或可理解。若平津侯选择后者,那也没有什么影响,待庄之行再年长些,一样可以继承家中爵位,只是时间问题而已。”</p>
</p>
皇帝脸色稍微缓和些,只好作出一副仁慈的模样,说:“那好,明日上朝,让平津侯自己表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