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1 / 2)

翌日清晨,阳光驱散了应天城的黑暗,光明重新笼罩大地。

今日的皇城气氛有些不同,

京军守卫在皇城门口,等待着皇城大门打开。

辰时一到,皇城大门慢慢敞开,以皇廷禁军为首的队伍缓缓涌出。

几名红衣太监高举圣旨,跟在禁军之后,

神情庄重,面容严肃。

在其后方,有达百人的长队,

手中托举着木牌,里面装着各种赏赐之物。

最后方,仪仗队敲锣打鼓,声势浩大,引得皇城门口附近的官员们面露羡慕。

流露羡慕最多的不是六部官员,而是五军都督府的一众都督佥事,左军都督耿忠也在人群之中。

看到眼前这一幕,他眼中充满羡慕,拳头紧握

这是他梦寐以求,但却不可得的事情。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离开应天皇城,禁军在前方开路,为仪仗队留出足够多的道路。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经过中正街、府东街,来到了京中权贵居住的大工坊。

来到彰德街七号,这里是右军都督府佥事张铨的府邸。

此时,府邸大门敞开,门前小厮以及管事都穿上了喜庆的衣裳,

恭敬地站在府邸两旁,

脸上喜气洋洋,肤色涨红。

作为都督天使的张铨,

此刻身穿甲胄,脸色严肃,静静地看着大队人马前来。

虽然他看上去平静无比,但握住刀柄的右手正在微微颤抖,心绪激动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至正二十年从军,到如今洪武二十三年,历经岁月三十三载,终于走到了所有武将都梦寐以求的一步!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张铨有些感慨地看向四周,

亲朋好友不剩几个,只剩下一个身躯半残兄弟在掩面哭泣,

其余四个兄弟都死在了战阵之上。

沉默的记忆开始浮现,心中哀痛一点点涌出。

张铨嘴唇翕动,胡子微微颤动,

似是回到了以往南征北战不停厮杀的岁月中。

这个时候,传旨队伍稳稳停在府门前。

不同于以往,这次仪仗并没有去到府中,

而是就在府门前的街道上,

任由彰德街其他勋贵将领,以及权贵一并查看。

红衣大太监手持圣旨,向前迈出一步,声音尖细却又不失威严地高声喊道:

“圣旨到——右军都督府佥事张铨接旨!”

一声呼喊,如同惊雷,在彰德街上空炸响。

原本还有些嘈杂的街道瞬间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张铨身上。

张铨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朗声道:

“臣张铨,恭听圣谕!”

身后的一众亲朋好友、府中下人,也都纷纷跟着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红衣太监总管缓缓展开圣旨,目光扫过圣旨上的文字,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佥事张铨,自至正二十年从军以来,初随洪武,奋武疆场。

攻太平、定集庆,克镇江、常州、婺州,所向披靡。

捣江州、战鄱阳,取湖北、收淮东,功业赫赫。

从大将军徐达北伐,中原、燕、晋、秦、蜀皆定,威名远扬。

从傅友德、蓝玉征云南元孽,自永宁克乌撒,勋绩益彰。

后复随傅友德平乌撒及曲靖、普定、龙海、孟定诸蛮,屡建奇功。

又与周德兴征五溪蛮,平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之乱,靖地方,安黎庶。

尔之功绩,朝野共钦。

其忠勇之志,日月可鉴。

其功绩之伟,山河为证。

今封张铨为大明永定侯,食禄一千五。

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良田千亩,赐蟒袍一件,以彰其功,以励其志。

钦此!”

随着大太监的声音落下,街道上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倒吸凉气之声。

围观勋贵和权贵们,眼中满是羡慕与不可思议。

未得爵位的将领们面露沉默,

永定侯.食禄一千五。

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尊荣

俞通渊站在人群中,眼睛通红,浑身颤栗,几乎无法呼吸。

他无法想象,若自己有朝一日得以封侯会是什么场面。

而早已是朝廷勋贵的一众侯爷们有些不可思议地掏了掏耳朵,脸色大变。

蟒袍?赐蟒袍?

在他们的记忆中,赏赐蟒袍这件事只存在于大明立国之初,开国六公人人皆有。

但一并册封的淮西二十四将中,有人有,有人没有

吉安侯陆仲亨浑身阴沉地站在人群中,被家中护卫簇拥。

从最开始的些许喜悦,已经变成了现在的不服!

苍老的拳头紧紧攥住,指甲深深嵌入血肉。

一个后生,得此殊荣?

荒唐!

心中念头一闪而过,陆仲亨冷哼一声,用力一挥袖袍,扬长而去。

一同离开的,还有几位同为开国功臣的侯爷

不少人注意到了那里发生的事,但只是看了两眼,便将目光挪向正中。

今日的京城,主角是眼前这位年过五十的永定侯。

张铨双手微微颤抖,心中激动无以复加。

三十三年军旅,无数生死瞬间,无数伤痛汗水,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哽咽地说道:

“臣张铨,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红衣大太监脸上露出笑容,

他走上前去,将圣旨递到张铨手中,说道:

“永定侯爷,恭喜恭喜!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您可要好好为陛下效力啊!”

张铨双手接过圣旨,恭敬地说道:

“张铨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这时,身后赏赐队伍也纷纷上前。

几名太监抬着装满黄金的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张铨面前,又有宫女捧着锦缎和蟒袍,走到张铨身侧。

金灿灿的黄金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光芒,华丽的锦缎和蟒袍,更彰显尊荣。

张铨站起身来,看着眼前赏赐,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却已战死沙场的兄弟们,

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这一幕,该有多好

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但他强忍着泪水,没有让它流下来。

街道上的锣鼓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仪仗队开始舞动,彩旗飘飘,热闹非凡。

消息也如张铨心中的喜悦一般开始飞速向四周蔓延。

在应天城各处,送达圣旨的时辰一过,

四方城门就已经贴上了告示,

早就蓄势待发的八百里加急也第一时间冲了出去,将这个消息带向大明各方!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大明朝廷上多出了一名有蟒袍的侯爷,永定侯!

而这一消息也让不少知道如今朝堂局势的人讳莫如深。

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封赏,特殊的爵号

不少人心中明悟,宫中开始拉拢那些军功丰厚但始终不得以封侯之人。

现在,永定侯张铨有了如此大的殊荣,

京中老将不敢奢求这般,但没有蟒袍的封侯却让他们无限遐想。

就算是不封侯也无妨,封一个伯,也算是勋贵,同样迈上了如今洪武朝廷最顶端,

自此风景无限。

临近傍晚,热闹的永定侯府终于迎来了一丝安宁。

张铨送走了前来祝贺的一众宾客,

他站在府邸门前,夕阳西下,橙红色的阳光洒下,让他整个人沐浴在金光之中。

他的脸色依旧涨红,激动心绪过后是无尽感慨。

张铨回头看向门前高悬的匾额,

崭新的匾额在夕阳余晖下熠熠生辉,金漆散发着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