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天不宰人,人自救(1 / 2)

随着一声“开始”。

站在试验田中的农政院官员将锄头高举头顶,面容神圣,而后重重落下!

锄头砍在泥地里的声音清脆悦耳,

带着泥土与精铁的摩擦声。

锄头镶嵌在泥土中,双手一拉,成片的泥土被带出。

泥土是湿润的深棕色,就能感受到其粘稠细密。

一下一下。

锄头一下下挥落,一下下刨起,

平整的土地顷刻间就变得沟壑纵横。

在几人的锄头下,一道道笔直凹槽出现。

他们的动作十分精准,

一锄头下去,会深入泥土,但不会砍伤藏在里面的甘薯。

直到湿润的泥土被带出来后,

才能看到有一些圆润、覆盖着泥土的圆滚滚事物。

已经有不止一个人站了起来,踮起脚尖,看着田地。

慢慢的,随着裸露在外的甘薯越来越多,站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六部九卿们几乎都已经站了起来,

怔怔地看着前方土地。

圆滚滚的甘薯密密麻麻分布在沟槽两侧,

露出了一些暗红色的皮!

粗略看去,模样十分难看,坑坑洼洼,

甚至甘薯挤在一起,像是畸形产物。

可随着泥土挖开,原本松动的甘薯掉下,落到沟槽里。

众人才能看清它的真实模样。

两头狭窄,中间圆滚,覆盖着泥土,

看起来圆滚滚的,极为可爱。

上首,明皇朱元璋眼眸一挑,

他也慢慢站了起来,目光锐利,死死盯着前方试验田。

虽然早就知道这一次会收获颇丰。

但当泥土挖开,真正见到之后,

他还是压抑不住心中激动,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若天下遍地都种上了这等甘薯,

那一直困扰着他前半生的“饿”将再也不会出现。

整个大明子民日子就算过得不好,也不至于再饿死。

他很难想象,从饿殍遍地的故元,到如今洪武二十二年,

仅仅过了不过四十年。

纵观史书,历朝历代每一天都过得很艰难。

如今,大明会做到再无饿殍的壮举。

朱元璋胡子微微颤抖,藏在龙袍中的手掌紧握,

身体站直如标枪,

苍老的身躯在这一刻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坚毅。

太子朱标似乎被这种情绪所感染,也慢慢站了起来,拳头紧握。

多,太多了。

他的第一感受便是多。

收割农田之事他主持过无数次,也见过无数次。

但就算是风调雨顺之时,收割的麦田也没有这般多!

皇帝太子二人已经如此,

那先前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六部九卿,则已经震惊到不能呼吸。

户部尚书杨靖瞳孔剧烈晃动,嘴唇都在微微颤抖。

作为户部尚书,他知道朝廷每年在种田这一事情上的投入,

这是比任何事都要重要的头等大事。

但即便如此,也收获甚微。

但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茫茫多的粮食从地里冒了出来,

一个个纠缠在一起,一大坨一大坨,像是无穷无尽。

这东西他还吃过,味道极好,能吃饱。

工部尚书秦逵一手放于身前,一手放于身后,两侧拳头都已经紧握。

他看向同样已经站起来的陆云逸,神情复杂。

自此之后,此人殊荣更胜,

称其为大明朝廷转危为安的救星也不为过。

随着一道道沟渠挖开,农政院几名长者也停了下来。

他们年纪大了,额头上已经布满细汗,

但他们的表情以及眼中,却蕴含着激动。

他们将锄头递给身旁侍者,用力一挥手,

原本站在外围的一行人纷纷走上前来,

脚踩着沟槽,开始挑挑拣拣,

从泥土里将大明的“金子”挖出来。

而在他们身旁,一个个箩筐放置,

挖出来的甘薯被扑打去灰尘,放置在箩筐中,一个又一个。

在场诸位大人看着侍者将一个又一个的箩筐拿走,

又拿来又拿走,

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

从最开始的惊叹,到现在的怀疑,

复杂的心绪笼罩着他们所有人。

怎么会有这么多?

这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这是要亩产多少石?

一些人甚至在想,这是陛下以及太子殿下拿出来的“面子工程”,

为的就是安稳人心,以应对接下来的朝堂风波。

但他们又将视线放到农政院的诸多官员身上,

暗自否定了这个想法。

旁人不知道农政院,

但他们位高权重,自然知道这些人的能量。

在种地一途,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是陛下也无法强加命令于他们。

慢慢的,随着日头升高。

众人已经将视线汇聚到试验田一旁的巨大斛秤。

这是历朝历代用来称粮食的秤!

农政院的吏员已经调整好刻度,

一斛为四十斤,三斛为一石。

而此刻,农政院准备了二十个斛,

皆是用精致青铜打造,上面的泥土被刷得干干净净。

在众人目瞪口呆中,二十个斛很快就被装满

“这,怎么可能?”

兵部尚书沈溍怔怔地看着塞得满满当当的斛,

忍不住凑近了一些,仔细看了看用作平衡的刻度。

四十斤没错。

见他这般行动,六部九卿们早就忍不住了,纷纷凑了上来。

但他们身板太弱,抢不过都督府的一众都督,

只能被挤在外面,踮着脚查看。

“乖乖,是真嘞。”

左军都督耿忠眨了眨眼睛,

又狠狠搓了搓眼睛,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二十个斛,一个斛四十斤,那就是八百斤,

仅仅是眼前这些,就已经是六石半。

而如今大明,所记载农田,

所产最多的是在“粳稻之乡”,浙江嘉兴,亩产五石半!

被整个天下称之为祥瑞。

他们都记得,那一年朝廷风调雨顺,

而如今,六石半!

此刻,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那还在挖的地。

他们惊讶地发现,先前脚踩的沟槽也被挖开,

一众农政院长者以及吏员正趴在下面,

用力地掏,一坨坨的甘薯被掏了出来!

根须相连,泥土附着。

虽然难看,

但在一众大人眼前,是比天仙还要美的存在。

“愣着干什么,将斛里的甘薯都拿出来,没看到旁边堆了这么多嘛。”

这时,中气十足还带着几分得意兴奋的声音响了起来,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他走了过来,看着汇聚在一起的众人,骂道:

“都让开点,别耽误旁人干活。”

耿忠的反应最为迅速,

他一手提一个斛,走到一旁,开始从里面拿出甘薯。

还仔仔细细地检查,甚至还上嘴咬了一口

尽管咬了一嘴泥,但依旧抵挡不住他眼中震撼,居然是真的,

而且这味道有些甜。

见他如此模样,

一行人忙手忙脚地将二十个斛抬到一边,开始从里面掏出甘薯

众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让甘薯在一旁堆起了一个小山堆。

放在斛中看着没有多少,但现在一看,众人再次感觉到震惊。

多,太多了!

“继续秤!”

朱元璋很快就见到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山堆,

眼中震惊一闪而逝,冷声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