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大明国子监 暗藏杀机(1 / 2)

南京国子监坐落于应天中城,位于皇城以西的成贤街,与小校场隔街相望。

这里的街道格外宽阔,是应天城的主要街道之一。

不仅供国子监的学生往来通行,也有前往小校场操练的军卒穿梭其中。

午时刚过,酒足饭饱的陆云逸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成贤街,

身后跟着一大群人。

沐楚婷坐在身后宽敞的马车里,

车队旁边有二十余名亲卫,

他们身着甲胄,手持长刀,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这般阵仗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纷纷投来好奇的眼神。

但当看到马车上那明晃晃的标识后,

众人的瞳孔都不由得微微收缩,心中暗自思忖,

三品诰命?这是哪位朝堂大员的家眷?

相较于来来往往的读书人,路过的军卒更为敏锐。

他们将目光聚焦在被簇拥在中央的陆云逸身上,

稍加打量,便觉此人气度不凡,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上午时分,宫中的圣旨刚刚传至军中以及各个衙门。

对于那位战功赫赫、年纪轻轻就已登堂入室的陆将军,众人早已心生向往。

再联想都督府要在国子监为各地军卒授课的消息,

一些人顿时恍然大悟,一个劲地看!

察觉到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射过来,陆云逸不禁摇头苦笑。

也算是体会了一把明星出行的感觉。

思索间,队伍缓缓停在了国子监门口。

国子监的大门极为宽敞,两旁的装饰透着古朴典雅,

匾额高悬其上,上面刻着三个金漆大字,熠熠生辉。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门前那近百级石阶!

仿佛在无声地昭示着国子监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陆云逸看到这些台阶,眉头微皱,想起了京中一直流传的谣言。

他站在门前,转身看向东方,不远处便是小校场。

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不远处便是小校场,

若是站在这阶梯之上,当真可谓居高临下。

沐楚婷身着一袭白衣,轻盈地走下马车。

见他面露笑容,不禁有些诧异:

“夫君,您在笑什么呢?”

陆云逸指向远处小校场:

“当年陛下将校场与国子监修建在街道两旁,

还给街道取名成贤街,本有着文武弥合的深意。

如今看来,陛下的良苦用心似乎付诸东流了。”

沐楚婷面露愕然,很快便打量起国子监门口的台阶,显然也意识到了其中问题。

“夫君,文武对立,古来有之。

陛下英明神武,但想要解决此事,依旧困难重重。

不过,听父亲说,从国子监走出的学子比以前多了许多。

宋大学士也一直在苦心钻研,寻求弥合文武之道。”

陆云逸道:“宋老先生我也见过,是个极为和蔼可亲的老者。”

沐楚婷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

“不仅如此,宋大学士公正严明,最近两次科举他都参与其中。

然而,他的长子宋麟,将近四十岁才考中进士。

用爹爹的话说,宋大学士是读书人的良心。”

“那我的那位祖师呢?坊间多传言,说他是士林魁首,颇负盛名啊。”

“坦坦翁”沐楚婷脸上闪过犹豫,

“他教授学生确实极为厉害,几个得意门生都考中了进士。

只不过.坊间有些传闻,也不知是真是假。”

“都传些什么?”

“说坦坦翁假公济私。”

“哈哈哈。”

陆云逸忽然大笑起来,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

“夫君笑什么?”

“笑夫人慧眼识人,前些日子准备的礼物送去了吗?”

沐楚婷掩嘴轻笑,两条眉毛弯弯,宛如月牙一般:

“已经送去了,临摹了一幅大理国焚像卷。”

“这么贵重?”

“只临摹了诸佛、菩萨、天龙八部这些,

听王伯说,坦坦翁很是喜欢。夫君,您不去拜访一二吗?

军中的孙思安说要成为第一个军户举人,

若是有坦坦翁助力,还真有几分可能。”

陆云逸笑着回答:

“我给他找了一个更好的老师,价格便宜又靠谱。”

“哦?是谁?”

沐楚婷美眸闪动,露出几分好奇。

这时,远处有一辆板车缓缓驶来,

陆云逸朝着那辆板车挑了挑眉,说道:

“来了。”

车轮碾压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咯咯的声响,板车摇摇晃晃,

很快在国子监门口停了下来。

一个身穿青袍的年轻人从板车上跳了下来,脸上带着几分慌张。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四处打量,

最后看到了位于台阶下的一行人,付了车钱便匆匆跑了过来。

隔着很远就拱手作揖:

“学生杨士奇,见过陆将军,见过沐夫人。”

眼前之人正是在军中教学的杨士奇,

他长得仪表堂堂,脸色因为天气炎热而微微泛红,

身上那件略显褪色的青衫,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与周遭行人一比,更是尤为刺眼。

但他却没有丝毫胆怯之意,反而举止落落大方。

陆云逸点了点头,看向沐楚婷,介绍道:

“杨士奇,江西人,虽然身无功名,但学识扎实深厚。

在军中授课时,他的教学效果比其他先生要好很多。”

沐楚婷上下打量着杨士奇,轻轻点了点头。

听到夸奖,杨士奇有些羞愧难当。

“陆将军,学生许久未进城,

不知入城人数众多,这才耽搁了些时间,还请陆将军恕罪。”

“无妨,我们也刚到,走吧。”

“多谢陆将军!”

杨士奇跟在一行人身后,看着前方国子监那高高的台阶,

深吸了一口气,犹豫许久,终于毅然决然地迈出了第一步。

一步迈出,他只觉得心神激荡,脸色涨红。

在如今大明,进入国子监就意味着踏上了通天之阶,

日后成为举人、进士仿佛唾手可得。

但奈何他一直求之不得。

如今国子监近在眼前,当他真正双脚踏上阶梯这一刻,

他反而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在意了。

杨士奇一步一步地走着。

身上的燥热让他多了几分烦躁,

心中暗自感慨,为什么国子监门口的阶梯如此漫长。

他回头望去,街上行人变得矮小,远处的小校场也变得低矮,

心中涌起一股“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

杨士奇明白了,这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体现吧。

陆云逸在前面走着,沐楚婷有些好奇地问道:

“夫君,这杨士奇既无功名,有什么可取之处?”

陆云逸神秘一笑:“好就好在他没有功名,也未曾进过国子监。

官场污浊不堪,国子监上下同样勾心斗角。

他没有接触过这两者,尚能保持几分纯真良善。

黑鹰跟我说,社学中的老师大多是儒生和秀才,

身上弥漫着腐朽之气,教出来的学生也死气沉沉,只适合给孩童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