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无题(2 / 2)

“一个县几万乃至几十万人,每天要发生多少事情?”

“靠衙门那几个官吏,能处理的过来吗?”

“百姓生活中遇到难题,找谁来解决?”

“他们找谁,就是依附于谁。”

“所以百姓只是名义上依附于朝廷。”

毕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这就是大义,但也只有一个大义名分。

“事实上百姓真正依附的,是能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人。”

“在汉唐时期,他们依附的是世家。”

“世家消亡后,他们依附于宗族。”

朱标恍然大悟:“所以你一直强调,要拓展衙门的职能,就是和宗族抢夺百姓的依附关系。”

马钰颔首道:“不完全是,不过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朝廷管的越多,宗族的生存空间就越小。”

“但一个族群的构建,光有依附关系还不行。”

“百姓能依附于大明,也能依附于别的蛮夷政权。”

“真正要构建一个族群,需要一个纽带。”

“没有这个纽带,终归只是一盘散沙。”

朱标精神一振,终于说到他最关心的问题了:

“你以为大明该以何为纽带?”

马钰肯定的道:“文化。”

文化?

这个回答让朱标有些失望,他本以为马钰会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新思想。

没想到还是老生常谈。

不过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的要求有些过高了。

就算马钰凭空想出一种新概念作为纽带,难道就真的能适用大明吗?

反而是以文化为纽带,已经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是切实可行的。

但这么做也有难题。

“文化为纽带倒也不是不行,但之前你也说过,只有读过书的人才会产生文化认同感。”

“普通人大多是没机会读书的,要如何让他们产生认同感?”

马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文化来源于哪里?”

不等朱标回答,他自顾自的说道:“来源于历史。”

“先让百姓泛泛的了解历史,让他们明白我们为什么叫汉人,为什么叫华夏。”

“至于你刚才问题的,如何让普通人了解这些。”

“其实很简单,歌颂英雄。”

“按照朝代顺序,每个时期挑选两三个英雄人物,或者某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将其编写成故事,然后以说书的方式,将故事讲给百姓听。”

“枯燥的历史大家很难记住,但鲜活的历史故事,他们一定喜欢听。”

“而英雄是一个族群最重要的精神承载,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当我们族群的英雄被广为传颂的时候,认同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可能需要几十年才会有效果。”

“可一旦完成,就能从最基层构建族群意识。”

“到时候就算我们的族群再次陷入低谷,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就会应者云集。”

“蒙元这样拒绝汉化的族群再想统治天下,就会变得几乎不可能。”

朱标陷入了沉思,他要衡量这个办法是否可行。

马钰长吁了口气,终于把这个概念说完了。

事实上,他可以照抄前世的民族概念。

但民族是欧洲殖民者,为了分化被殖民者才搞出来的概念。

只不过当一个概念被发明之后,就会脱离发明者的掌控。

殖民者更想不到的是,民族概念才是最适合弱者的叙事方式。

因为弱者很难把百姓团结起来反抗殖民者。

而民族恰恰是最好用的纽带。

属于是殖民者手把手教被殖民者如何团结,如何反抗。

全世界都被卷入了民族叙事,被殖民者靠着民族为纽带,集中力量成功推翻了殖民霸权。

但是……

但是对于强者,尤其是对于华夏这种文化强者来说,民族叙事优劣参半。

甚至弊大于利。

原因很简单,不利于民族大融合。

华夏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可以融合一个又一个族群。

每一个汉人王朝的出现,都必然会迎来一次民族大融合。

华夏本身就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一个部落,然后一统黄河流域。

后来南下吸收了长江流域的部落文明。

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属性。

从西周到秦汉隋唐,期间更是有无数族群被融合。

甚至被大家喷的宋朝,都以文化融合过诸多族群。

可自从全世界陷入民族叙事的逻辑怪圈,民族融合几乎就停滞了。

不但停滞,民族反而越来越多。

很多在血缘上明明是一个族群,就因为一个生活在山上,一个生活在山下,就被划分成了两个民族。

成了两个民族,就要相互切割,就会产生事端。

为什么华夏周边的国家,在文化上总是与华夏产生矛盾?

这就是民族叙事带来的后遗症。

那些国家自古以来就深受华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脱离了华夏文化他们连自己的历史都搞不清楚。

可是在民族叙事逻辑下,他们必须要塑造独立的历史文化体系。

那么和华夏文化做切割,将华夏的文化遗产偷走,就成了必然要走的路子。

当年美帝为了和带英做切割,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美帝英语和带英英语是有区别的。

这种区别并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为了和带英做切割,美帝人为制造出来的。

这就是民族叙事逻辑带来的后遗症,无端生出了许多事端。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民族叙事对弱者有利。

但现在大明是强者。

目前的华夏依然全面领先全世界,且大明已经完成又一次的天下一统。

华夏的主体汉人重新主导一切,新的民族大融合契机已经成熟。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这个世界能搞文化叙事的,只有华夏文明。

其他文明都太单薄,支撑不起文化叙事逻辑。

前世沙俄曾经尝试用文化同化被征服的族群,建立一个大罗斯民族。

可惜他单薄的文化,支撑不起这个雄心,最终失败。

而华夏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文化财富。

搞民族叙事,就是主动放弃文化优势。

马钰自然不会去干这种事情。

不过民族叙事的很多优点倒是可以吸收,用来推广华夏文化,扩大文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