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任命,张辽本人却显得有些不适应。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新职位的期待,也有对未知前途的担忧。
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是心向大汉的,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汉民,对大汉有着深厚的情感。
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如今的他已经名列朝廷反贼榜上有名,回归大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明白自己只能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无法回头。
“李使君调遣吾率领禁军南下晋阳,准备应对河北的战事,此事十万火急,吾必须立刻动身南下晋阳,这里的防务就交给你们了!”
张辽一脸凝重地看向屯营的两个司马,郑重地交代道。
“中郎将放心,有属下在,五原郡绝对不会乱!”
两个屯营的司马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保证道。张辽点了点头。
“将军,可否带我等一同南下!”
就在此时,义从军的几名军侯齐声抱拳说道。
吕布见状,心中一动,连忙也对张辽抱拳施礼,朗声道:“吾等愿追随将军!”
他的话语中同样充满了恳切与热忱。
这些出身边郡的子弟们,眼见张辽即将南下作战,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对他们来说,作战不仅意味着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更意味着有机会出人头地,摆脱平凡的命运。
至于这场战争的对手是否是大汉,他们已经无暇顾及。
毕竟,朝廷对他们这些并州子弟向来缺乏重视,甚至连正眼都未曾瞧过一眼。
相比之下,这位执掌并州的李使君对他们颇为赏识,多次给予他们出征作战的机会。
在过去的两年里,并州边郡的子弟们跟随李使君四处征战,许多人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这种提拔的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李渊从颍川、洛阳等地出身的人。
这便是并州子弟的优势所在。
并州地处胡汉交界之地,武风盛行,自幼习武,民风彪悍。
因此,并州的子弟们在战场上往往能够展现出非凡的战斗能力,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获得战功和升迁的机会。
要比李渊从内陆带来的那些子弟更加能打一些,军事素养更高些,自然也就升得更快一些。
就拿眼前的张辽来说,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不仅是张辽,还有高顺,他们可都是并州边郡的子弟!
他们的高升,无疑给底层的边郡子弟们带来了极大的激励,让他们对功名充满了渴望。
再看看那些被李渊自入并州后所提拔的校尉们,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雁门和西河这两个郡,其次才是河东郡。
这还仅仅只是高级将领而已,至于那些中低层的将官,那就更多了。
上党、太原、河东、西河、雁门等地的世家豪强们,纷纷将自己的子弟安插进了李渊的军队当中。
经过一次次对外的战斗,这些人已经逐渐在李渊的军中站稳了脚跟。
这一切,都被新加入进来的定襄、云中、五原三郡的子弟们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