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渊对凉州叛军在受挫之后是否会就此罢休表示怀疑。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李渊根据历史上的情况所做出的分析和判断。
现实中的局势往往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他需要进一步收集情报、观察形势,才能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如今多了李渊这只“蝴蝶”,他所带来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
李渊不能在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去揣测当下的关中局势,因为现实中的情况肯定与原有的历史轨迹有所不同。
所以,李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摒弃惯性思维,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
眼下的关中局势究竟如何呢?
还需要确切的消息。
他需要了解凉州叛军的实际损失情况,以此来推断他们的实力和后续行动。
如果凉州叛军的损失达到一半之多,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遭受重创,实力大减,即使退回凉州,也难以对局势构成威胁。
然而,如果凉州叛军的损失仅有一万左右,那么他们仍然具备一定的战斗力,还能够与皇甫嵩继续周旋。
因此,对于李渊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弄清楚凉州叛军的确切损失数字。
只有这样,他才能对接下来的局势有更准确的判断,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
李渊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阎忠,郑重地吩咐道:“立刻去探清楚凉州军究竟损伤如何,如果损失不大的话,这场凉州叛乱恐怕不会这么轻易结束!”
阎忠闻令,连忙抱拳应道:“诺!”
关中的战事一直都是由阎忠负责监视和汇报的。
阎忠,这位来自凉州的名士,不仅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声誉,更因其卓越的学识和品德,成为众多学子的良师益友。
他所教导过的学生遍布凉州各地,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人。
而阎忠所在的家族,更是凉州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势力在当地根深蒂固。
如今,李渊在并州的势力如日中天,阎忠作为凉州的重要人物,自然也随之声名鹊起。
不少凉州的士子都会投奔阎忠。
近年来,凉州军乱的爆发虽然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但凉州也未能幸免。
大量的青壮男子参与叛乱,使得凉州的劳动力严重短缺,这就导致凉州越发破败。
与此同时,恶劣的天气条件也给凉州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寒冷的气候导致祁连山上的雪水无法化开,水流无法流入凉州,导致凉州土地干旱,农作物收成锐减。
凉州百姓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这也促使更多的凉州青壮选择参军,加入叛乱,以期求一条生路。
面对如此局势,李渊可以肯定,即使叛军退回凉州,他们依旧不会罢休。
东汉末年,正值小冰河时期,天灾频发,其影响之巨,绝非人力所能抗衡。
即使有李渊这个“蝴蝶”外,或许能够对某些战事产生一定影响,但一些历史既定之事,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只要小冰河时期尚未终结,只要凉州的干旱依旧持续,那么凉州叛军的人数便会源源不断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