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他们放在大汉的环境中,那他们这一辈子恐怕都只能给那些世家大族当牛做马,永无出头之日,除非天下大乱,否则根本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
如今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地位、财富和权力,都是大将军李渊赐予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才是李渊真正的铁杆支持者。
他们与那些出身世家、摇摆不定、首鼠两端的人完全不同。
一旦大将军李渊遭遇失败,那么这些人也必然会跟着他一同走向死亡,甚至可能会遭受全族被灭的悲惨命运。
所以,当得知继承人诞生的消息后,他们心中的忧虑瞬间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以前,当他们跟随大将军李渊时,常常会因为他孤注一掷的做法而感到担忧。
这种担忧导致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得十分迟钝,并且深怕一旦大将军失败,大汉会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清算。
因此,每个人都显得极为低调,从不敢轻易崭露头角。
即便是大将军询问他们,他们也总是一问三不知,只会埋头做事,绝不肯主动参与其中。
当然,他们更不会发出任何反对的声音,仿佛完全置身事外,只是冷眼旁观。
这种做法对于一个势力的内部而言,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整个势力缺乏应有的活力,犹如一潭死水。
以李渊目前的政治体系为例,基本上呈现出三架马车的格局。
李渊居于首位,黄都和阎忠则为辅佐,共同统领着李渊治下的数千文吏。
如此一来,无论是对李渊本人,还是对黄都和阎忠二人来说,所承受的压力都异常巨大。
处理政务时,他们常常需要通宵达旦地工作,甚至由于精力不济,一些政务往往会被拖延数日之久。
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政务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混乱局面。
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自从李渊主政并州以来,他对于基层官吏的掌控程度,远未达到他的期望。
当然,在这个时代,皇权的影响力确实难以延伸到乡村地区。
甚至连地方官员的权力范围也仅限于县城内的那一小片区域。
县城之外的土地,实际上是由各个大家族掌控着。
李渊深知这种局面的不合理性,他决心要打破这种地方大族对地方的垄断,实现皇权以及官员真正下乡,让朝廷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传达至每一个角落。
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李渊持之以恒地努力。
他明白,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治理官吏。
只有建立起一支廉洁奉公、高效能干的官吏队伍,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此时此刻,李渊正站在产房门外,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焦虑。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进去,生怕自己的闯入会扰乱产房内忙碌的众人。
尽管内心焦急如焚,但他还是强行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稳婆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走了出来。
李渊见状,立刻快步上前,双手微微颤抖着,却又有些不敢去接稳婆怀中的婴儿。
刚刚出生的婴儿皱巴巴的,眼睛紧闭着,安静地躺在稳婆的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