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并州方面或许还能够从河北以及中原地区设法获取将近一百万石的粮食。
这已经是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毕竟,如今的情况与四年前大不相同。
四年前,李渊率领着多达一百四十多万的百姓,将河洛地区的粮食搜刮得一干二净。
当时,这些百姓们肩挑背扛,历经艰辛,才抢到了两三百万石的粮食。
也就是说,当时每个流民都背负着两石粮食进入并州。
相比之下,如今并州军仅仅出动了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分散在河北和中原地区,即使他们竭尽全力去抢夺,又能够抢到多少粮食呢?
李渊此次东出,与其说是去抢夺粮食,倒不如说是派遣这二十万大军前往东部地区寻找食物。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并州节省下这二十万大军所需的粮食,从而缓解并州的粮食危机。
原本,并州的收支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毕竟李渊对此早有规划。
但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料到河东地区竟然会发生地震,导致三四十万河东百姓流离失所,这才导致并州的粮食支出发生了倾斜。
入不敷出,只能向外掠夺。
财政上的赤字,只能从外弥补了。
这便是李渊发动这场战争的缘由所在——粮食。
整个并州的官员们都被这一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忙得不可开交。
好不容易熬到了秋收时节,府库终于充盈起来。
这些官员们实在是疲惫不堪,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大将军,如果要堵住黄河的缺口,至少需要征召三万青壮,而且还得花费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阎忠对黄河缺口的情况早已了然于胸,并做过详细的计算。
李渊听完后,心中立刻开始暗暗盘算起来。
其实,他根本无需过多思考。
三万青壮,就意味着要从仓曹调出三万石粮食。
不过,对于刚刚收获颇丰的仓曹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此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吧。你把所需的青壮人数和粮食数量都计算清楚,然后汇总给孤,孤会安排仓曹和军队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李渊果断地开口说道。
“诺!”
阎忠恭敬地行礼应道。
不过就在他要坐下时,却稍稍犹豫了一下。
“大将军,如果不想影响明年河东地区的春耕,那么河东南部的河道以及淤泥也需要进行梳理。只是这样一来,恐怕就需要更多的人手了。”
阎忠迟疑地补充道。
河东南部遭受洪水侵袭后,景象凄惨,到处都是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