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卢植与何苗(上)(2 / 2)

黄河以北的地区,曾经是大汉的繁华之地,如今却已全部沦陷。

幽州的张举、张纯二人起兵造反,称帝建国,这无疑给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汉又一记沉重的打击。

而冀州更是被并州军的铁骑所笼罩,那铁蹄踏过之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似乎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被吞噬。

但卢植并没有被眼前的局面所吓倒。

虽然局势看似危如累卵,但实际上,事情还远未到最严重的时刻。

尽管冀州的土地上遍布着并州军的身影,但那些至关重要的核心城池,依然牢牢掌握在大汉的手中。

这些城池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大汉的根基所在。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们,虽然表面上对并州军的强大势力有所忌惮,但他们内心深处依然心向朝廷。

他们绝不会轻易投靠李渊,而是在等待大汉的军队抵达河北,由朝廷来领导他们,向并州军发起一场决定性的反攻。

这一局面,与当年黄巾起义时如出一辙。

各地的世家大族以及豪强们,同样都在等待朝廷的军队到来,然后一同奋起抵抗。

卢植对此深信不疑,只要自己能够率领大军北上,必定能够得到世家们的支持,从而一步步收复失地。

不过,此时此刻,大汉还有更为紧迫的事情需要处理。

关中地区,驻扎着将近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每日所需消耗的钱粮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关中地区历经战乱,早已残破不堪,仅凭自身的资源很难满足这十万大军的需求。

因此,朝廷不得不从中原以及荆州等地调拨钱粮,以供给这些关中军队。

自八月份以来,局势发生了剧变。

中原以及荆州各地的钱粮供应因战乱而中断。

兖州的钱粮原本是洛阳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并州军南下黄河,以及荥阳爆发民乱,洛阳难以再从兖州获得钱粮。

南阳的赵慈更是直接截断了朝廷从荆州运输粮食的通道,使得荆州的粮食无法抵达洛阳。

如此一来,只剩下豫州还能勉强向洛阳运输一些粮食。

但仅凭豫州的粮食供应,远远无法满足关中近十万大军作战所需。

这无疑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皇甫嵩的四万大军正驻扎在陈仓,与凉州叛军首领王国展开激烈的战斗。

而华阴县的五六万北伐大军则坐镇在黄河南岸,不敢轻易行动,以免陷入被动。

如今,洛阳家门口的荥阳叛军已被彻底剿灭,这让洛阳终于摆脱了最直接的威胁。

皇帝和朝臣们如释重负,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

但他们并不能因此而停下脚步,因为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们去处理。

首先,卢植需要继续剿灭南阳的黄巾贼,以重新打通从荆州获取粮食的通道。

这对于关中的十万大军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钱粮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