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旦并州军南下青州,那青州黄巾军将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究竟该如何应对这支军队?是将其视为敌人,还是尝试与之结为盟友?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仔细权衡利弊。
如果选择与并州军为友,那就意味着要臣服于李渊这位第三代的大贤良师。
这对于青州的黄巾军渠帅以及首领们来说,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他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岂能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人?
因此,这种情况下,张绕作为青州黄巾军名义上的渠帅,必然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如果选择与并州军为敌,以目前黄巾军的实力,恐怕难以与之抗衡。
并州军兵强马壮,训练有素,而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装备和战斗力都相对较弱。
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与并州军正面交锋,无疑是以卵击石。
此外,从大义的角度来看,张绕也觉得自己站不住脚。
无论李渊这个大贤良师在黄巾军高层里怎么不得人心,他毕竟是大贤良师的正统继承人。
与他为敌,很可能会被视为叛逆,遭到众人的唾弃。
无论是张绕,还是张燕,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艰难的抉择。
他们都希望能够维持现状,避免与并州军发生冲突。
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并州军去招收流民,这样不仅可以减轻青州黄巾军的压力,还能避免与并州军直接对抗。
“吩咐下去,让各地的流民都前往渤海郡和清河郡吧,那里有粮食可以赈济他们!”
张绕一脸严肃地对手下命令道。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些流民虽然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如果能将他们引导到并州军的地盘,必然会给并州军带来不少麻烦,从而牵制他们的精力。
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安心在青州发展势力了。
张绕站在营帐前,目光凝视着远处的临淄城城墙,那高大而坚固的城墙仿佛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屏障。
他紧紧握着刀柄,掌心微微出汗,眼中闪过一丝名为野心的火焰。
只要能够攻下临淄城,整个青州就将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张绕深吸一口气,心中的欲望愈发强烈起来。
“再派遣五千饥民过去!”
他果断地下达了新的命令。
“遵命!”
手下领命而去,张绕的大营中再次忙碌起来,开始煮粥赈济那些饥民。
与此同时,在张绕大营外,围聚着数万的饥民。
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中透露出对食物的极度渴望。
当他们听到黄巾军需要五千名死兵时,这些饥民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
为了那一口粥,为了能够活下去,这三四万饥民们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开始疯狂地争抢那五千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