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玲11(鲜花加更)(2 / 2)

她从不贪多,每次只带少量几样,藏在自己的行李箱夹层里。</p>

她卖东西的对象,也仅限于老家大院里几个信得过的、嘴巴严实的邻居。</p>

她赚的不是大钱,而是利用信息差和地域差,赚取一份安稳的、额外的收入。</p>

几个月下来,她的工作、学习和“副业”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p>

她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而她那个小小的铁皮饼干盒里,也积攒下了一笔在当时看来相当可观的“巨款”——足足有三百多元。</p>

这笔钱,在沐珧看来不多,不过这只是个由头,好方便她用空间里的资金。</p>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1977年的春节,公历1977年2月18日。</p>

按照规定,沐珧可以回家过年。</p>

她提前买好了年货——给父亲带了两瓶沪市特供的“大曲”,给母亲买了一件时下最流行的驼色羊毛开衫,还给院子里的弟弟妹妹们带了各种糖果和新奇的塑料玩具。</p>

当她提着大包小包回到位于铁路家属大院的家时,母亲李秀英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包饺子。</p>

姚玉玲的家境,在当时的工人家庭里算是不错的。</p>

父亲是铁路上的老职工,母亲是家庭主妇,下面还有一个读中学的弟弟。</p>

因为姚玉玲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又长得漂亮,从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p>

<span>姚玉玲</span>妈,我回来了!</p>

沐珧一进门,就将身上的厚重行李放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