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咱们得设个反馈机制。”刘好仃补充,“每两周汇总一次,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行。”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忙碌,大家开始整理各自的资料,准备回去落实。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厂区里那辆刚装好货的卡车缓缓驶出大门,车尾扬起一阵尘土。
“咱们这锅汤,现在才算是真正开始熬了。”他自言自语。
阿芳走过来,递上一份整理好的产品定位草案:“刘哥,你觉得这个方向对吗?”
刘好仃接过草案,扫了一眼,点点头:“方向对,但得看火候。”
“火候?”
“就是执行。”刘好仃笑了笑,“再好的汤,火候不对,也煮不出味儿。”
“那咱们得把火调准。”
“没错。”刘好仃转身,看着会议室里忙碌的身影,“咱们得让每个市场,都知道咱们是谁。”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也让每个客户,都愿意尝一口咱们的汤。”
阿芳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意:“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经开始啦。”刘好仃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热气袅袅上升,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光。
他回头看了眼窗外,厂区里又一辆车驶出,车轮碾过水泥地的声音,像是敲响了新的节奏。
“来吧,咱们继续。”
就在这时,阿芳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
“我发现个事。”她指着产品定位草案里非洲市场的反馈,“他们好像特别喜欢咱们那个低反射玻璃。”
“低反射?”刘好仃凑过去看。
“对,说是光线柔和,适合当地气候。”
“那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一下?”阿芳问。
“当然。”刘好仃眼睛一亮,“这玩意儿,可能比咱们预想的更有戏。”
他拿起笔,在草案上加了一句:“优先在非洲试点低反射玻璃系列,观察市场反馈。”
“这下,咱们的汤,才算真正加了点料。”
阿芳看着他,眼里闪着光:“刘哥,你说咱们这次,能行吗?”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厂区里那辆卡车已经驶出很远,只留下一条笔直的车辙。
他笑了笑,把茶杯放下。
“来吧,咱们继续。”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同事探进头来:“刘哥,驻外那边刚传来消息,非洲某国的环保政策又收紧了。”
刘好仃一愣,随即笑了:“那咱们的环保牌,打得更响点。”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