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玉哥在一边随声附和:“是啊,这一议和,就算是要划河而治,这汴梁也被钦宗保住了啊!”
“可咱们还在汴梁城里,完颜宗翰是不会把咱们这些战俘算进议和条件里的,他根本不会管咱们的死活,所以议和等于把咱们推到宋人手里,等于把咱们往死路上逼。”莫启哲满脸的悲愤,好象他已经被宋兵抓住了一样。
战俘们一听也都大声嚷嚷,说完颜宗翰出卖了他们。
“兄弟们,现下唯一的方法便是咱们去阻止议和,抓住宋朝的皇帝,用他来做人质逃出汴梁,到那时天高任鸟飞,咱们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过日子,你们说行不行?”他这话其实大有毛病,就算他们抓住了钦宗逃出汴梁,可外面全是金兵,天再高他们这群鸟也飞不到哪里去。
战俘们大都心情激动没听出来他这主意馊不可闻,只有几个老成的战俘觉得有点不大对头,可身边的人都在大喊:“一切听启哲大哥的!”,他们几个也不能力挽狂澜。
“我这就要去大宋的皇宫去抓皇帝了,你们谁愿随我同去?兄弟们,留在这里可是死路一条啊!”莫启哲再一次“提醒”大家。
战俘们齐声高呼:“一起去,一起去!抓住宋国狗皇帝!”
“好,那还等什么,大家这就上马吧,没马的兄弟快点跑,跟上我。”莫启哲立即给耶律玉哥使了个眼色,让他去牵马。这事可得快点,要是等战俘们回过味来,可就轮到自己去单挑宋兵了。
战俘们纷纷上马,倾巢而出,向皇宫方向扑去。
到了大街上,街头上无人,莫启哲松了口气。原来宋国的百姓痛恨朝廷议和投降,全都关门关窗,不去看议和的队伍。现代有罢工,古代有罢街。这倒方便了莫启哲的军队,他们在大街上毫无阻挡的急奔。
跑了一段路,抓住了几个没参加罢街的宋民才得知钦宗的议和队伍已经出了皇宫。于是,莫启哲调转马头,带着战俘军向城门方向追去。
总的来说,钦宗比他老子徽宗要负责一点,徽宗是纯粹的怕死,对国家的安危漠不关心,钦宗虽然在怕死方面比他老子强不了多少,但他总还记得自己是一国之君,在紧要关头还是要担当一些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冒险去金营议和。
钦宗带了八百禁卫军从皇宫出发,他本想多带些人保护自己,可是完颜宗翰说了,只许他带八百人,再多就不议和了,接着开打。无奈,钦宗只能带了这不到一千人的队伍去金营。
他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大街,叹了口气,老百姓对朝廷不满啊!八百禁卫军走到了城门口,关了好几天的汴梁城门在吱吱呀呀声中打开了。
就在这支议和队伍要出城的时候,后面马蹄声响,禁卫军都感到诧异,纷纷回头观看,只见一支骑兵部队风驰电挚地冲来,后面还跟着大批的步兵。
“是金兵!是金兵!天哪,金兵来了!”不知是谁大喊出口,钦宗大吃一惊,这城中怎么会有金兵?是手下人看错了吧。钦宗举目望去,没错,确实是金兵,而且人数远远多过自己的禁卫军!
莫启哲心急火燎地策马狂奔,深怕追不上钦宗皇帝。远远地,他看到了钦宗的队伍正要出城,心可松了口气,还好及时赶上了。
战俘军也看到了钦宗皇帝,大声欢呼,“肉票”就在眼前,绑架成功了一半。
在禁卫军的耳中战俘军的欢呼根本就是群魔乱吼,猛然间看到这么多金兵来攻,他们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反应,手足无措地看着钦宗,如果开打,那还议不议和?
钦宗强装镇定,打算先问问怎么回事,先礼后兵嘛,大宋可是礼义之邦。
战俘军可没打算先礼后兵,他们一与禁卫军接触立即大开杀戒,切菜砍瓜一样,把几十个禁卫军砍倒。禁卫军登时大乱,抽出兵器进行还击,他们人数虽少,但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武士,慌乱只是片刻之事,见这队金兵来势汹汹,他们立即结阵,抵住战俘军的冲锋。
卷一第五章巧擒宋帝
莫启哲本意是叫住钦宗,然后表明是自己是香宁公主派来的,劝他别去金营,如果钦宗不听再动武不迟,没成想战俘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把宋兵摞倒了一批,士兵一见血,再叫停可没人听了。
战俘军仗着人多势众,禁卫军凭着武艺高强,双方混在一起恶斗。禁卫军纷纷挡在皇帝身前结成人墙,一个倒下去另一个立刻接替他的位置,有的禁卫军还拉弓放箭还击战俘军,霎时间羽箭在天空中飞舞来去,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五千来人挤在城门口混战,莫启哲要想靠近钦宗那可真是难上加难。突然,一支羽箭夹着尖啸声向莫启哲飞来,莫启哲扭头躲过,稍稍慢了一点,羽箭在他额头擦出了一道血痕。
摸了摸火辣辣疼痛的额头,莫启哲大怒,这钦宗真是不识好歹,自己好意来劝,他竟敢暗箭伤人,加上眼前的血腥场面的刺激,莫启哲也轮起大刀砍杀了起来,他虽不会武功,但乱军之中胡砍乱杀反而更加有效。
禁卫军虽然武艺精湛,但毕竟人少,待战俘军的步兵赶上来,他们便落了下风,战俘军四五个服侍禁卫军一个,禁卫军再厉害也顶不住了,人数越来越少,只剩下了在钦宗皇帝身边的三百余人。
就在宋兵要尽数成为刀下之鬼的危急时刻,大街上忽然涌出无数百姓,手拿着菜刀擀面杖,呐喊着前来助战,百姓们虽痛恨朝廷腐败,但谁也不想汴梁失守,金兵来犯自然要奋起反抗。
这回轮到莫启哲大吃一惊了,刚才是战俘军人多打人少,现在可是宋人在人数方面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