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资助那些看似异想天开,但符合姜允成知识库中未来方向的研究构想。
小姜可以匿名审阅提案,对其中符合他要求的提案!
给予远超预期的资助和高度评价,并‘建议’几个关键实验方向。
这能高效筛选并激活有潜力的团队和想法!
接下里,还要打造一个智库中的智库!
主要形式,是一个极其神秘、成员身份高度保密(甚至相互不知情)的顶级顾问团,只对姜家父子和规划室长负责。
“具体的运作方式应该是这样....”
姜允成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断构思。
这个专属‘智库’成立之后。
他会定期或按需,向顾问团提出极其具体、艰深的技术难题或战略方向咨询。
顾问团成员各自独立研究、提交报告!
然后关键的来了!
小姜再把自己的答案匿名混入顾问团的报告反馈中。
这份匿名报告会以顾问团综合意见的名义,反馈给‘果家战略科技规划室’或相关研究机构。
他提出的方案往往会是最优解,甚至包含突破性洞见。
毕竟,论知识累积!
这世上已无人能出其右!
如此久而久之,这个神秘顾问的意见会被高度重视和信任。
这样他便利用了现有顶尖人才的智慧和信誉作为掩护。
传递的信息天然具有权威性!
姜允成也可以把知识,精准‘投喂’给最需要的人。
再接下来,还应该有相应的辅助工具!
小姜计划使用果家力量建立知识转化平台!
建立果家级的超算中心和ai实验室。
小姜再把获取的庞大知识,以加密数据块或特定训练任务的形式输入系统。
这样,让科学家通过平台提交研究问题或模拟需求。
平台在小姜设定的规则和知识库框架下运行模拟、分析数据、生成报告或优化方案。
报告中的关键意见和优化路径,本质是他所拥有知识的产物。
而科学家们却会认为,这是超级计算机+ai的强大能力。
姜允成还可以设置后门,对特定项目或关键节点的计算结果进行微调,确保方向正确。
这样的优势,是高度制度化、规模化。
知识被封装在系统输出中,来源被掩盖!
科学家是在与机器互动,心理接受度高!
最关键的是能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模拟!
“这个辅助工具的名字,就叫...科技之光!”
姜允成这样命名!
一下午的时间,小姜的计划慢慢成型。
写满了几个厚厚的笔记本。
这是十分核心的机密,所以他没有储存在电脑上。
写完之后,他开始一遍又一遍的阅读。
查漏补缺的同时,将其牢牢印在脑海中。
他的记忆力十分离谱。
很快就将自己一下午不断思索写下来的东西,一字不落的记住了!
“司令官!休息一下吧!您都写了一下午了!”
这时刘亚仁给他端了个果盘进来。
“行!”
小姜点点头站起身来。
他没有吃水果,而是将笔记本装进一个包里。
接着道:“喊上小朴,咱们去操场!对了!让他拿个铁通,再搞点儿汽油来!不用太多,一点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