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是下午了。
李铁锤还在等着卡车队的卡车送来,突然接到了柳宗山的通知,铁道部门的领导过来了,要参观那口井。
“一口井有什么好看的?”
李铁锤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过还是赶紧换了身衣服朝着摩托车厂奔去。
等到了厂门口,碰到了铁道兵的张团长才知道是这货把打井机汇报给了领导。
“啧啧,厉害啊,铁锤同志。”铁道兵的领导围着水井转了一圈。
柳宗山此时也赶到了,他在报纸上见过这位领导,连忙走上前打招呼:“吴领导,您过谦了,只不过是一口水井罢了。”
“诶,柳宗山同志,你这就外行了,像这么大、这么圆的水井一看就是好水井。”吴领导扭过头看向李铁锤:“铁锤同志,这打井机能打多深的水井啊?”
“目前使用的是常规钻井杆,深度大概在四十米左右,太深的话,因为钻井杆精度不高,容易发生偏移。”
李铁锤此时也认出了吴领导,心情激动了起来。
这位可是铁道兵的大领导,肩膀上挂着两颗星星,统管几十万铁道兵,竟然来参观一口水井,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吴领导没什么架子,和煦的说道:“我们铁道方面经常需要在野外工作,需要布置临时供水设施。”
这点李铁锤比较了解,点头道:“野外的深水井一般在三十米左右,打井机完全能够胜任。”
柳宗山在旁边插言:“现在我们还在研究车载打井机,一旦研制成功,可以进行移动作业。”
听到这个,吴领导更高兴了:“好好好,一般的卡车估计难以满载在山林间行驶,这么着,我们有辆退役的坦克车,送过来,你们给改装了吧。”
李铁锤其实也在为这事儿发愁。
全套的打井设备有好几吨,要是再加装车载液压设备、井架子配重之类的,重量将达到十几吨。
目前国内的解放卡车也能承载这些重量,但是无法在崎岖的道路上、甚至是荒野中行驶。
有了履带轮的坦克车,那问题就解决了。
“那太谢谢了。”李铁锤当时就激动的伸出了手。
吴领导也伸出手握住,用力的摇了摇:“是我们应该谢谢你啊,这机载打井机要是研制成功,那我们前线的铁道兵们就能喝到干净水了。”
闻言,李铁锤也明白了吴领导为何会对一个小小的打井机如此感兴趣了。
吴领导在临走前,将联络工作交给了张团长。
这也合了李铁锤的心意,他跟张团长合作过好几次了,彼此清楚对方的秉性。
张团长急匆匆的离开工程厂,回去联系退役的坦克。
现在车载打井机项目瞬间变成了工程厂和铁道兵的合作项目。
柳宗山在惊喜之余,摸了摸下巴,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铁锤啊,这打井机生产出来,肯定是要卖掉,现在咱们有了铁道兵这个客户,是不是应该再开发新的客户呢?”
“厂长,您的意思是?”
“农业部门啊,他们最需要打井机,现在按理说也应该参与到研制中。”柳宗山猛地一拍大腿。
李铁锤在心中忍不住为柳宗山竖起了大拇指。
这位国营厂的老厂长竟然触类旁通,领会到了后世“定制”模式的精髓。
其实李铁锤也曾想过这个问题。
打井机作为特种设备,要想发挥最大的作用,应该在研制的过程中,就要有使用者的参与。
对方熟悉使用场景,能够提供改进建议。
“厂长,我看您的想法挺好。”
“我也觉得好,这么着,你先跟铁道部门忙着,我现在去找农业部门。”
柳宗山也来了精神,要是再把农业部门拉进来,那打井机将成为不次于摩托车的产品。
柳宗山风风火火的离开后,一辆坦克车冒着黑烟从街道上驶来,停在了工程厂的外面。
厂门口的保卫干事看到坦克车当时就懵逼了,就算是在前些年起风的时候,大家伙也没敢把这玩意开出来啊。
等张团长从坦克车里钻出来,保卫干事才搞明白,原来这坦克车是用来给李铁锤改造用的。
“啧啧,咱们的李顾问现在可了不得了,竟然玩起了坦克车。”
“李顾问连盾构机都搞出来了,坦克算什么。”
两个保卫干事在联系了厂里面,确定了情况的真实性后,连忙打开了工厂大门。
坦克车呼啸着冲进厂内,也引起了不少职工们的注意。
盾构机虽然体型大,但是坦克车的意义格外不同。
当得知李铁锤打算用坦克车改装打井机的时候,有不少职工觉得可惜了,也有职工觉得打井机比坦克车的用途更大。
李铁锤并不知道这些情况,就算是知道了也不在乎,因为此时他已经站在了坦克车前。
这是一辆当年从小鬼子手中缴获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坦克的正面和侧面全都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弹痕。
别看它是中型坦克,总重只有十五吨,只相当于轻型坦克。
不过这也足够了。
坦克车要想成为车载工具,还需要将炮塔拆除,另外后面还要加装一个平台。
这些工作对于现在的工程厂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李铁锤刚打算把坦克交给车间的同志,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扭头看向张团长:“老张,这坦克里还有没有炮弹,要不,咱们放一炮!”
“想什么呢!这玩意已经在仓库里放二十多年了。”张团长笑了。
也是,咱们过习惯了勤俭节约的日子,要不是这玩意确实没用了,吴领导也不会送人。
李铁锤将坦克改造工作交给车间后,便带着谭总工投身于车载打井机的制造中。
这时候,柳宗山也回来了,还带了一个好消息:“农业部门对咱们的打井机特别感兴趣,明天会派遣一个专家小组前来帮着改造。”
“这太好了。”李铁锤兴奋的点了点头。
翌日,农业部的专家小组准时抵达工程厂。
为首的是农科院的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