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了打压王仁迅,晋王只许给了王仁迅空头师长的位置。
不过却没料到王仁迅本领强悍,自身本钱也是雄厚,竟拉起了一支能够跟倭寇正面作战的精锐部队,并且屡立战功。
这样的人才,正是国府所需要的呀!
而且某人心中的考量,不仅仅是出于战略之上的,他还需要考虑权力上的制衡。
国府建立虽已经二十八年,但实际上并没有彻底结束北洋军阀格局的局面。
川军、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等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不过只是在联合抗日的大旗下,被强行糅合在了一起。
这其中,又以晋绥军最让某人心存芥蒂。
因为晋绥军原在中原腹地山河四省,如今偏居西南的国府对晋绥军那当真是鞭长莫及。
而且就在不久前,晋绥军那边发来电报,向某人澄清“事实”,声称并未对八路军搞小动作,一切都是八路军方面的“污蔑”。
某人闭着眼睛,在办公桌前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办公室内几人不时抬头看着某人的表情,心中思虑着当某人询问的时候,应该如何开口。
差不多过了半小时左右,某人才再次睁开了眼睛。
“诸君,晋绥军虽是屡屡遭受败绩,但十万大军不遵国府之号令,实是影响抗战之大局。”
某人一开口,就先给晋绥军扣了顶大帽子。
偏偏在场的又都是他的心腹,自然不会帮晋绥军辩解。
“若是这王仁迅可堪一用,倒是可以稍作提拔,效仿三十五军之故事,亦未尝不可。”
几人对视一眼,同时低声道:“恩上英明。”
某人心中畅快,脸上却不露丝毫表情:“欸,马屁就不用拍啦,我之心意,尔等几人应是尽知,若是按照以往来说,此时正是将晋绥军彻底纳入国府指挥体系的最佳时机,然则八路军在前线所表现出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担忧,若过于削弱晋绥军,以后谁能牵制八路军,若是任凭其发展下去,以后这天下到底谁说了算?”
几人都不敢吭声,因为这是道统之争。
“这样,阿雨,你吩咐下去,命令各新闻媒体,严禁报道此次晋绥军之‘冬季集训’一事,否则查封报社,相关人等一律收监审讯。”
阿雨急忙起身:“是!”
“阿诚,战阵之事,你是我最信赖之人,由你牵头,组织一个点验小组,查证此次‘冬季集训’之事,务要保证‘摩擦’不得升级,双方应以抗战之大局为重,你可明白?”
陈某立刻起身:“是!”
他注意到,自己接到命令的时候,恩上给自己使了个眼色,自然知道接下来有一些私密的话,是不能传出去的。
果不其然,某人吩咐完陈某之后,又对何某道:“阿钦,你作为军政部长,应当严厉斥责八路军主动寻衅摩擦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