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摊子上,和舒伯差不多年纪的摊主,则是已经放好了温水,肩上搭着毛巾,端着盆走向了赶车的马夫们。
这个时候,
门口的走马师傅们已经吃饱喝足,有的坐在马车上说着话,
有的则是被徐家小厮带着,赶着车离开了曲园街,朝别处驶去。
嚓嚓,楚战跑了过来,
“公子!”
“是,老夫人。”
老人回身道:“叫五表叔。”
徐载靖和兄长再次挥了挥手,车队很快消失在黎明前的官道上。
“哈哈哈!走走!”
一旁的徐载靖插话道:“母亲,外面还有十几车呢!”
“见过七爷爷。”
“见过大娘子。”
走马师傅们的马车中,有的重新装满了装着腌制的螃蟹、蛤蜊等东西的大木桶,是昨晚侯府在乔家采买的。
青草和花想三个女使,眼睛不时的瞟向放在中间的硕大食盒。
积英巷
“都凉了,等到了家热热再吃!青云,要三小碗骨餶飿上来!”
回到一旁的房间里的不为,看着乔家的女使小厮,说了几句。
他瞥了比他稍矮的顾廷烨一眼,又看了看其他喝了酒几人,装模作样的道:
“西瓜也卖了不少钱.”
谢氏、盛氏赶忙叫人。
第二日,
天还没亮,
老人笑得一脸褶子,拍着徐载靖的手道:“好好好!”
“七爷爷,进府吧。”
“老太太,是侯府送来了一车冬菜,说是相州亲戚送的。”
走了一会儿,遇到了餶飿(馄饨)摊,
徐家车马停了下来,从带着的器具里挑出三個碗后青云走到了摊子前。
明兰连忙点着头。
老夫人也听到了,很快崔妈妈走了过来道:
“有个贵公子,姓荣.”
“大人的事儿,少打听”
顾廷烨道:
老人拱手一礼,
“您怎么还行礼了!这个是大郎家的、三郎家的!”
这时不为从门外走了进来,在齐衡耳边道:
“小公爷,郡主娘娘派嬷嬷来催了。”
走了十几步后,李慕白身旁的衙役道:
待楚战他们走过来,舒伯将瓷碗在热水中过了一下,楚战将瓷碗摆好,随后灶上的胡辣汤便被盛到了碗里。
几个跟着的小子赶忙帮着端碗。
随后孙氏道:“您快里面请。”
车队中一位穿着体面的老人也走了上来,先是仔细打量了一番徐载靖后道:
“也好!”
为首的却是一位衙役:
“小人李慕白见过衙内,在樊楼附近的街上看到这位老丈在问路,便领来了。”
一旁的梁晗道:
“时候不早,要不我们就散了?”
“李头儿,没想到这徐家嫡子碰见,居然下马车亲自迎这乡下老亲戚。”
“是,公子。”
不远处的舒伯听到后,将写着‘歇摊’二字的布条挂在了布棚上,
老人是徐载靖姑父的七叔。
身后的青云朝着衙役迎了上去道:“您这边请。”
“是,公子。”
“银钱.哼.明儿你要记住,用银钱封口是最傻的办法。”
孙氏眼睛一亮道:“靖儿说的是,七叔?”
看到徐载靖的眼神后,离的近的云想打开了车门。
说完老夫人笑着道:“明日,咱们去庄子上,高不高兴?”
听到徐载靖叫人,那老人眼中满是惊讶笑道:
徐载靖又看了一眼青草,青草赶忙把食盒提到腿前,徐载靖走下了马车。
老人笑的更开心了,掀开板车上的油布后说道:
“大娘子,这是咱们祝家庄子上产出的冬菜、冬瓜、芦菔(萝卜).”
老夫人道:“这,看人的。不说这些了!”
“咱们家在河边的那几十顷田地,都是丰收的”
众人也就是知道要到家了。
身家不知几何的老夫人眼中神色不明的说道:
待要走的时候,不为手里提着三层的食盒来到了青云的身边:
“青云哥,方才我看到府里的女使喜欢这些水产,特地多要了些。”
拿着马鞭,站在马车旁,正满是感叹的看着徐家高耸院墙的马夫们听到此话,赶忙说着感谢的话,
日头还高,
走到后面那端着盆的摊主道:“等我去换水。”
很快,徐载靖的姑姑便在儿媳的陪伴下进了厅堂中。
看着已经恢复正常的徐氏,
这位老人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后又看了看倪大娘子,
李慕白笑了笑,把手里的荷包扔给了说话的那人,
“嚯!大方!”
这位祝家七爷道:“都和这车一样的!”
徐载靖身前的那位老人则是一抬下巴,跟来的几个半大小子纷纷追着楚战走去,
不为拱手一礼后便跟着齐衡出了厅堂。
城外,
几个正在潘楼门口伸懒腰的贵少年看见远处的徐载靖后,
又慌忙的躲回了潘楼中
骑马跟在徐载靖身后的青云摇了摇头:这几位哥儿,是对自家公子的视力多么不自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