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312丰收(大章求票)(1 / 2)

第313章312丰收(大章求票)

1959年8月10日,农历七夕,星期一,万里无云的大晴天。

这是唐植桐在参加推广培训后第一天上班。

唐植桐略为有意外,押运科的空地里南瓜依旧健在,等放下自行车去办公室路上看到各办公室外面的麻袋、头等物件时,下意识的就感觉可能今天就收。

由于全国邮编推广培训的效果考核与押运科搭边,唐植桐放下个人物件,想着先就这事跟方圆通个气。

“来了?我琢摸着今儿你就得上班。今天分南瓜!”方圆一见到唐植桐,咧着嘴给唐植桐散了一颗烟。

“不是,圆哥,收南瓜的事没必要等我吧?您做主就行了。”唐植桐给方圆点上烟,粮食紧缺,分南瓜是露脸的事,这种事一把手主持最好,自己不适合掺和。

“不是为了专门等你。前两天我去找了老领导一趟,跟咱科里争取了个一个先进单位。”方圆喜笑颜开的跟唐植桐说道。

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的上场,和面的、擀皮的、包饺子的,应有尽有。

“圆哥,这可是加任务。”唐植桐再一次给方圆点上烟,委婉提醒道。

“当真?”方圆一听,异常兴奋。

唐植桐话刚落音,下面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伴随着“嗷嗷”的叫声。

“唉吆,那感情好,你要是个男同志,我高低得敬你两颗烟。”唐植桐埋头记数,听到问话后抬头看了一眼,配合的开起了玩笑,今儿大家都高兴,跟女同志开个玩笑,无伤大雅。

若是有外人来,看到这种情况,也许会以为这是个农庄或者公社呢!

“分南瓜!”

方圆说话间,就有押运科的同事抬出来的办公桌、地秤等物品。

“包饺子啊……小唐啊,你约摸着这批南瓜能有多少?”方圆话说了一半,转头问道唐植桐。

“嘿,还真是这么个事。”唐植桐一琢磨,回过味来,即便是因为先进原因缩减押运科人员的定量,那也是市局出面,但这项任务是部里安排下来的,市局总得以大局为重吧?

“走吧,收南瓜去!同志们都盼着呢,再晚了,估计能戳我脊梁骨。”方圆没再坐下,直接领着唐植桐出了办公室。

唐植桐并没有开口赶人,这年头做事,有人监督未必是件坏事。

“知道!”

唐植桐喝了一碗饺子汤,饭盒也没顾上刷,立马起身,准备去分南瓜。

只要是在食堂用餐的职工,绝大部分都是用粗粮票支付,也算是一项小小的福利待遇吧。

吃完饭,再来一份煮成褐色的饺子汤灌缝,那滋味,啧啧,甭提有多舒服了。

“那我可不敢用,不是缺这盒烟,主要是怕累着老太太。姐妹们,老太太都恨不能来帮忙,咱就别看着了,搭把手,早点过完称,咱早点分南瓜。”唐植桐记下最新过磅的数字,晃了下伏案累的有些疼的脖子,发出两“磕巴”声。

“也就只能这样了。”方圆兴致索然,没听出唐植桐话里的漏洞,深吸一口烟,将烟屁股狠狠地摁在了烟灰缸里。

“还没算完呢,等算完了,我再告诉你们。捡南瓜的时候一定轻拿轻放,留神别磕破皮。这南瓜啊,只要不磕破皮,能放到春节,到时候包顿饺子,嚯,能把邻居家的小孩馋哭。”唐植桐一边说着,一边点上颗烟,过称记数这活不累身,累心。

“收南瓜!”

“好嘞,方科放心,一定不会出错!”有外人在场,唐植桐称呼上也随之改变,不过这下放心了,显然是方圆早就安排好了,不去收就不去收吧,账目比什么都重要。

高师傅正在为调馅发愁,见唐植桐来了,高兴地不得了。

“嘿,这人啊,给东西是可以的,把手里的东西往外拿,还指不定怎么想我呢。”方圆自嘲道。

……

不少人在收完后并没有走开,有去替换押运股同事刨地的,有继续帮着收绿化带里的南瓜的,还有站在过磅处围观的。

“看来大家都等不及了,那现在!一起动手!收!南!瓜!”方圆听到了大家的呼声,在唐植桐讲完后,大手一挥,开始收南瓜!

“好嘞,下午就分!”唐植桐爽快的答应下来。

“方科长,唐股长说把南瓜留着过年包饺子呢。”小媳妇放下手里的南瓜说道。

熟透的南瓜瓜皮深绿带有白色斑点,部分南瓜的尾部会弯曲,呈现出粗壮的鱼钩状。

这种南瓜大的能有十多斤,小的也有五六斤。

一百来人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前阵子定量都减了,街面上副食供应也不充足,虽说还没到饥肠辘辘的程度,但已经都开始算计着吃了,每顿也就七八分饱。

负责搬运南瓜的大多是分拣股的姑娘们,抱着南瓜三五成群,有说有笑的往唐植桐这边走过来。

“好嘞,那我这就过去。”唐植桐接过账本,也没二话,掉头去了食堂。

“科长敞亮!”

鉴于南瓜大小不一,唐植桐指挥着这边的同事将南瓜分拣过称,大小过称后分别存放。

唐植桐抚平账本,做好过称、登记的准备,远远地看着南瓜田里的同事们。

一次出锅当然最好,但后厨的大锅不够用,只能这么凑合着用。

“哈哈哈,唐股长,一个人能分多少啊?”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听到唐植桐的话,也不生气,纷纷下场帮着捡南瓜。

方圆拒绝了唐植桐点烟,示意唐植桐把他的烟头递给自己,借着烟头把烟点着。

人多力量大,一亩多一点的南瓜,仅耗时个把小时就收完了。

“好!好!好啊!这下子总算能把大家上次缩减的定量补回来了!”尽管刚才唐植桐已经给了他一个数,但在得知确切产量后,方圆还是一连说了三个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圆哥,还有个事,这次培训我听到个消息,后续的考核,可能咱这边得参与。”唐植桐没再纠缠南瓜的问题,而是将郝仁的话转达给方圆。

“同志们!知道今天要干啥吧?”方圆乐呵呵的问道眼前押运科的工作人员。

“收南瓜之前,咱们先感谢一下唐植桐同志,若不是他提议、带头清理工地,咱们也吃不上南瓜!”方圆说完,率先鼓掌,并往旁边让了几步,示意唐植桐上前讲两句。

唐植桐听出了方圆的言外之意,是在告诉这帮姑娘们,自己结婚了,别惦记了。

“你说的有道理,我光想着年景不好,跟大家伙争取点先进奖金了,没想到这一茬。”方圆脸上没了高兴,叹了一口气,补充道:“已经这样了,真让咱减……到时候再说吧。”

“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走一步看一步吧。”唐植桐说完,觉得有点不对味,别说瞎家雀,正常的家雀去年也被灭了个差不多……

这年头老爷们抽烟,其实不少老一辈的女人也是老烟枪。

排在捡南瓜同事后面的第三梯队负责将瓜秧运离瓜田,将瓜秧统一运至路旁堆放。

若是唐植桐有个“道谢系统”,估计此刻会爆表。

解放后,各个单位的新人占了多数,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性格上来说还是活泼的占大多数。再加上方圆刚开始就许诺过,这批南瓜是一起分配,所以在定量缩减后,大家对南瓜都抱着很大的期望。